李某也相信都督时被人蔽。”紧跟着李潜连忙转移话题道:“都督这是去哪里?”
杨恭仁听了面2;有些尴尬。徐方平赶紧接过话茬对李潜道:“杨都督奉旨回京述职。”
奉旨回京?李潜听了顿觉诧异,脑中忽然想起刚才杨恭仁称呼徐方平为徐郎,顿时心中有了猜测,问徐方平道:“适才杨都督称呼大兄为郎,莫非大兄高升了?”
徐方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陛下恩典,擢愚兄为中书郎。这不,愚兄刚上任便奉旨请杨都督入京。”
李潜听了立刻全都明白了。想来李世民已经接到洛阳有关张良臣、陈之徇离奇死亡的奏报,心里肯定也很不舒服,所以便派人传召杨恭仁入京,想当面问个清楚。只是现在李世民没有真凭实据证据,心里也未必希望杨恭仁与此事有牵连(在正史中李世民对杨恭仁非常赏识。比如,按照惯例各地大都督及部分重要地区的都督多由皇子遥领,少数没由皇子遥领的也都派贵戚重臣担任。李世民让杨恭仁担任洛州都督时曾对他,洛阳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都督的人选事关重大,朕家子弟虽多,但恐怕都无法胜任这个职务,故特以委公也),故而才用了入京述职的借口传召杨恭仁。否则,杨恭仁上任不过才几个月,何须述职?
另外,李潜猜测,李世民之所以派徐方平传旨,其用意是一是安抚自己。因为徐方平与自己关系密切,肯定偏向自己。二是以示公正。徐方平为人正直,他回京后肯定也会向李世民报告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如果从他口中出杨恭仁与此事没有牵扯更有服力。
知道了这些,剩下的事就不重要了。四人闲聊了一会,便商定结伴启程。李潜留下庄i虎等十多人处理善后。牛弼因要去洛阳与洛州都督府的府兵切磋战法只能将李潜送到潼关便掉头赶往洛阳。
从潼关到长安一共走了三天,通过这三天的接触,李潜对杨恭仁也有了初步了解。从初步印象上来看,杨恭仁倒不失为忠厚正直之人。只是,这是不是杨恭仁的真面目,还得需要时间来检验。
八月十一辰时,一行人浩浩来到通化前。李潜老远就看到城外有些人在翘首等候,待走近了才发现竟然是内郭大恩带着几个i太监和十几名千牛卫在外等候。
李潜正在诧异郭大恩为何不在李世民身边伺候跑到这里来干嘛。郭大恩已看清了队伍的旗号赶紧一路i跑过来。
杨恭仁也发现了郭大恩,立刻下令队伍停下,策马上前招呼道:“郭公公为何在此。”
郭大恩看到杨恭仁,连忙拱手道:“奴婢见过杨都督。陛下命奴婢再此恭候杨都督和徐郎。”
杨恭仁听了心中暗喜,看来陛下对自己并未起疑心,否则来的就不是郭大恩而是大理寺的官员了。杨恭仁正要答话,不曾想郭大恩继续道:“还有李郎中。”
杨恭仁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表面上依然笑道:“有劳郭公公。李郎中在后面。”
郭大恩点点头,从杨恭仁的马旁走过快步穿过队伍来到李潜马前拱手道:“奴婢见过李郎中。”
李潜下马回礼道:“有劳郭公公久候。”
郭大恩连忙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陛下让奴婢给郎中传个话。”
李潜一愣,郭大恩上前贴近李潜低声道:“陛下此事陛下自有主张,让郎中先回家休息,待陛下忙完政务自会传召郎中。”
李潜听了有些不解,问道:“那些人犯如何处置陛下可曾有旨意?”其实在进入潼关之后李潜便将事情的经过写了奏本让驿站快马送到长安。只是李潜以为李世民知道此事后会让大理寺接手此事,根本没有想到他会让郭大恩在通化外等候自己。
郭大恩摇摇头,道:“陛下没有旨意。还得辛苦郎中先暂时看管。”
李潜有些失望地点点头。崔成利、崔成安、王玄应和卢照全四人虽然是李潜对付那些阀的有力武器,不过也是个烫手的山。若是他们在自己手中出了什么意外,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此前李潜一直打算到了长安便将他们ji给大理寺,把这四个烫手的山扔出去。谁知李世民却不让大理寺接手此事。
郭大恩见李潜点头,便拱手道:“奴婢还要办别的差事,还请郎中见谅。”
李潜拱手道:“公公请便。”
郭大恩躬身退了两步,然后转身出队伍。
李潜来到杨恭仁马前拱手道:“都督,陛下让下官回家等候,下官不能陪都督入宫面圣了。就此辞别都督,他日下官再登拜访。”
杨恭仁可以对郭大恩倨傲在马上回礼,但他不能对李潜也如此倨傲,否则别人会他不懂礼数*(注)。所以杨恭仁下马拱手道:“郎中请便。待闲暇时杨某再置酒为郎中压惊,到时郎中可要赏脸哟。”
李潜笑道:“一定,一定。”接着,李潜又响徐方平高辞。
随后,杨恭仁、徐方平随着郭大恩直接去皇宫,李潜则带着他的手下回家。
刚到家口,李潜就看到麦紫澜带着i麦粒和阿约,杨云薇抱着宝贝v儿菡儿站在外翘首等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