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两江,这是向朕示威来了啊。
“皇上,恭王来了,现在殿外候着呢。”火冒三丈的光绪正要继续训斥这些不争气的家伙时,大殿门口值守太监的高声禀报,暂时定格了他即将爆的怒火。
“宣不,请恭王进殿。”光绪一个宣字刚出口,就看见翁师傅在向他使眼色,立刻就醒悟过来,这个恭王可不是个有本事的,不是眼前的这帮魂账可比,急忙由宣改了请。
“奕参见吾皇万岁岁万岁。”恭亲王奕上殿之后,颤巍巍的向光绪躬身施礼。(奕老头儿是光绪的叔叔,就不用跪了吧。盗贼猜的。)
“恭王免礼,来人,给恭王看座。”光绪从龙椅上站起来,伸手虚扶,又赶紧让太监给恭亲王搬椅子。老头儿身体不好,老站着看再晕了,给个座儿吧,也显得自己尊重长辈不是。
“谢皇上。”奕也不客气,给光绪道了声谢,就坐下了。老了,身体不好,还生着病,管不了那许多了。
“恭王的病可好些了?这几日一直没见您来上朝,朕还准备这几日去府上探望探望的。”光绪说着客气话儿。
“劳皇上挂念了,奕的病不碍什么的。”奕坐在那儿,向光绪欠欠身表示感ji。
“恭王,您今天来见朕,可是为了周逆与俄国人订立和约之事?”光绪现在最着急的就是这件事,有人在他的老家另立门户,准备与他分庭抗礼了,能不急嘛。
“不知皇上与众位臣工,有什么成议了没有?”奕反问道。
“哼恭王来之前,朕正与诸位爱卿商议此事,正商议着派那位能臣干吏率兵去进剿呢。”光绪冷笑着说道。
“进剿?是那位给皇上出的这注意啊?”奕用眼睛扫视着大殿上的众位。
“王文韶,王大人。”光绪替他们回答道。
“哎糊涂啊,派兵进剿,那周海涛此时正愁着没有借口与咱们开战呢,你们到准备上赶着给他送一个去,真真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啊。”奕长叹一声,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王文韶、荣禄等人一眼。
“王爷”几个人满脸羞愧的低下头,找不出什么话来回复。
“皇上,这时候开不得战哪,还是得以怀柔安抚为上啊。”奕向光绪拱手道。
“周逆已经公开立国,安抚还有什么用呢?朕只怕这圣旨还没到,他的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光绪摇头叹气。
“老臣来之前,去见过皇太后了,她老人家让我转告皇上,一字并肩王亦可,兄弟之邦亦可,只要能给咱们励精图治整军经武换来时间。”恭亲王低沉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光绪以下所有王公大臣都被这个条件惊呆了。
“先稳住周海涛和他的中华新军,再联络列强,许以重利,让他们出面困住周海涛的手脚,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就能争取个年的时间,等咱们练出强军精兵,再与他一争长短不迟。”奕对众人的反应毫不在意,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不能啊,王爷此乃前所未有之奇耻大辱啊”“自从圣祖爷以后,从未再有外姓王爵,此例不可开啊,皇上。”“皇上万不可如此啊,如此只会让狼子野心之徒更加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啊,皇上。”短暂的沉默之后,大殿上如同开了锅一般,各种强调痛心疾的表达着它们主人对朝廷、对皇上的忠心。
“此事可行望皇上答允。”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一片表忠心的哀号中,显得那么的清晰与刺耳。
“逆贼”“周逆同党”“jian细”大殿上骂声一片。
“皇上,此危急关头,皇上只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我大清才有重新兴起之日。皇上,如今您忍一时之辱,方有重振乾坤之机。只要周海涛两三年之内不扯旗造反,我们就可练出一支能与之对抗的精兵,有了这支精兵,我们就有了变法维新富国强军的时间,只要我君臣一心,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就能稳如泰山。请皇上准恭王之奏,下圣旨与周海涛,而后召回李中堂重掌北洋,再令张之洞大人扩编自强军,才是上策。还望皇上乾纲独断。”那个声音坚定的向皇上表述着他主人的意见,对周围的叫骂充耳不闻。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