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沦为寡妇,有的寡妇,听闻丈夫死在前线上,纷纷投河自尽,全国各地的老百姓无不痛恨杨广的。
这还不算惨,最惨的是,隋朝百万大军开赴高句丽前线,由于战线拉的太长,导致后勤粮草和粮响供应不上,朝廷每年向全国百姓加了五成的赋税,各州各地脏官也趁机敛财,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大部分老百姓被迫卖儿卖女,还清地主的高利贷。再加上,天灾不断,民不聊生,俗话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天下反王纷纷揭竿而起,推翻隋朝残暴的统治。
征夷大将军王薄迫于无奈,只能奉旨辽东临时征调八十万民夫, 杨玄感率领大军开赴辽东前线支援,兵力共计一百三十万,然后试图再度征伐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不惜劳民伤财征伐辽东高句丽?这其中有原因?什么原因呢?原来,高句丽是存在中国古代东北边疆的一个政权,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我国东北三省、南北朝鲜。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句丽,自秦汉以来,一直臣服中原王朝。
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后,高句丽人野心勃勃,公然向中原王朝挑衅,屡次侵犯中国东北边疆。高句丽平原太王率领靺鞨骑兵八万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文帝杨坚派三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后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前线粮草供应不上,又遭遇疾病,隋军死了十分之八九。同时,平原太王慑于隋朝军威,亦派遣使者来谢罪,于是隋文帝杨坚决定罢兵,待之如初。
这次出征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战争,但为今后的大规模征伐埋下了引线。当时的隋朝已经完成了对西、北、南多族的征讨,国内经济也达到了鼎盛,而杨广又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征伐高句丽乃是早晚之事。
后来,隋帝杨广篡位登基后,就采取对外进攻战略的方针,首先杨广兵伐契丹、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周边的势力。这时,高句丽平阳王高元刚刚登位,于是趁机兵犯辽东、渤海等沿海一带的地区。前文不是说过了吗?杨广闻讯后,这才命辽东王薄为征夷大将军,又将围攻瓦岗大魔国的靠山王杨林调过来,兵伐高句丽,由于老杨林的水火囚龙棒无人能敌,再加上他熟读兵书,深谙谋略,隋军一路向东鸭绿江向前推进,打到高句丽的京城平壤(今朝鲜平壤),平阳王只得率残余势力迁都于汉城(今韩国首尔),避开隋军锋芒。
可就在这大好形势下,昏君杨广却突然传旨急调老杨林撤回前线,到陕北榆林参见突厥启民可汗,王薄听到皇帝圣旨已下。让他当场火冒三丈,心里痛骂昏君杨广,心里想道:这个昏君为了面子问题,急调大将别离前线,这不是瞎指挥吗?杨林无奈只能交代战前所有部署,于是,带回本部人马撤离前线。
隋军主力部队一撤退,这让平阳王有足够喘息和休养生息的机会。平阳王重组织五万人马,采取反击的策略,由于王薄骄傲自满和错误估计当前形势,中了平阳王的十面埋伏之计,六十万大军登时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王薄只得率残余人马撤出平壤,撤回本土襄平府,高句丽人马得以收复京城平壤,然后休养生息,整顿人马,接下来兵马辽东、辽阳、辽西、渤海沿海一带州郡,再直取中原。
这次兵败,王薄又恐杨广迁怒自己,这才让襄平府太守宋通写了奏本,快马加鞭送到太原府,请求朝廷发兵支援。这才杨广听信丞相宇文化及谗言,命王薄戴罪立功,征调八十万壮丁,又命杨玄感带领四十万人马再次攻打高句丽。
杨玄感本是越王杨素的儿子由于杨素扶持杨广篡位有功之臣,故此他被皇帝杨广封为礼部尚书、上柱国,他是个文官,根本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况且杨广给他下了死命令,若是不歼灭高句丽,就以作战不力、欺君之罪论处,杨玄感被逼无奈,只得率军开赴前线,其实就是奸相宇文化及在杨广面前出的馊主意。
谁知杨玄感和王薄刚开始作战的时候,一切都顺利,一路上没遭到敌军抵抗,俩人分兵再攻平壤,杨玄感率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发现中计了,原来平阳王摆的是空城计,命两万人马阻挡王薄的百万大军,自己率领三万围歼杨玄感的四十万人马,顿时兵败如山倒,死的死,逃的逃,被俘的,不知其数,杨玄感只得带领五千骑兵仓皇撤离。而王薄的百万大军,有大部分都被抓来的壮丁,有没组织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再加上这些壮丁不是真心来到前线打仗,在双方战斗激烈的时候,有的大部分的壮丁私自逃离战场,还有一部分逃兵的也少私自逃离,隋军的营长对逃兵一律按军法处分,可是高句丽人马来势汹汹,隋军和壮丁们一时一间全乱了,犹如排山倒海被敌军个个歼灭,登时遍地死尸,王薄只得带领残余四万人狼狈再遭败北。
王薄这次损失惨重,不敢想杨广如何交代,他只能找杨玄感商议。杨玄感对王薄道:“现在炀帝杨广荒淫无道,听信奸相宇文化及谗言,穷兵黩武征伐高句丽,又纵容各州各府滥官污吏鱼肉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天灾不断,现在天下各路反王纷纷起兵,对抗朝廷。”
王薄道:“杨兄说的对,咱俩又吃了败仗,若是让昏君知道了,横竖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