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一名皇城司亲从官看管。>
顶盔贯甲的赵吉,腰间佩剑,右手提着马鞭,背披一件绣着金丝龙纹的大红披风。>
此时,东风吹拂而过,在高高的东城上,赵吉身后的在红披风,飘在半空,激扬抖擞!>
跟随赵官家下马的还有赵楷、赵构、宗泽、姚古,以名百余名皇城司亲从官护卫。>
他们步行,踏上砖石台阶,跨过一个又一个夏军的尸体,登上了西京东城的主城楼。>
引路的小校回身,躬身抱拳,道:>
“启奏官家,城楼的太师椅前,倒地的那具死尸,便是敌国濮王李仁仲。”>
“嗯!朕看到了。”>
赵吉点了下头,提着马鞭,在众人的护卫下,他走到了血河几近干涸的主城上,来到了那把孤零零的太师近前。>
赵吉看到太师前,斜躺着一具身着蟒袍的尸体,正是西夏国的濮王李仁仲。>
李仁仲身上的蟒袍,已经被大片的鲜血染红了。>
赵吉提着马鞭,走到近前,只见李仁仲右手,还死死地握着剑柄。>
他那把用于自刎的宝剑的剑刃,只沾了少量的血丝。>
而李仁仲的脖子,被他生前用宝剑自割入刃,深约三分之一。>
“唉!”赵吉叹了一口气,道:>
“李仁仲对他自己,也真够狠的,他自刎时,差一点就把他自己的脑袋给割了下来。”>
被韩世忠留下的那名小校,立即附和着赵官家的话,道:>
“正如官家所言,当时李仁仲自刎时,末将就站在韩将军身后,距离李仁仲也很近,他自刎时,属实如官家所言,已抱必死之念,故而剑刃入其劲,甚是深也!”>
赵吉点了点头,又仔细地打量起了这位西夏国历史上的中兴之臣。>
他这位穿越者,是知道西夏的濮王李仁仲的大名。>
当然,赵吉看过的有些史书中,记载濮王的姓名是李仁忠,有些残旧古版史书,记载的这位西夏濮王就叫李仁仲。>
“忠”与“仲”本就诣意,夏史又遗漏不全,流传到后世有所偏误也在所难免。>
不过,赵吉穿越来的这个世界里,西夏国的濮王,真的就叫李仁仲。>
“唉!”赵吉长叹一声。他心想道:>
若不是朕这位穿越者来到大宋,带来了蝴蝶效应,制造出了火炮,又御驾亲征伐夏,李察哥他也不会被宋军所俘,李仁仲你也不会被迫自刎于西京东城上。>
在历史上,你李仁仲,可是活到了自然老死的啊!>
若不是朕御驾亲征伐夏,你李仁仲还能再多活二十六年。>
即在西夏国未来的天盛元年(公元1149年),你这位濮王李仁仲,才会因病老死……>
朕本想效仿唐太宗用人的大格局,也真心想招降并重用一批异族的杰出人才啊,为朕、为国出力。>
可是,李仁仲,你却不珍惜朕给你的这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啊!>
若不是朕知道,李仁仲你在历史上,堪称西夏的中兴之臣,朕能生出招降并重用你的心思吗?>
赵吉知道,历史上的西夏濮王李仁仲,敢于上书举劾日益骄纵的晋王李察哥,逼得李察哥只好收敛腐败行径。>
西夏仁宗朝,外戚任得敬因平定萧合达叛乱受封西平公,又上表请求入朝,为濮王李仁仲所阻。>
历史证明,李仁仲是有远见的。当李仁仲去世后不久,任得敬靠巴结贿赂李察哥得以入朝,以外戚国丈的身份任尚书令、中书令。八年后,他又进为国相,逐步获取西夏军政大权。在乾佑元年(公元1170年),任得敬逼迫夏仁宗,分夏国疆土一半,归其统治。夏仁宗得到金世宗支持,当年八月,捕杀任氏兄弟,任得敬分国失败……>
“唉!”赵吉思绪至此,他叹了一口气,又看向少活了二十六年的李仁仲的尸体。>
李仁仲死后,仍然保持着他自刎时的凶相毕露,龇牙咧嘴,他的左眼上面还缠着绷带,他的右眼依然怒瞪着。>
赵吉自言道:“李仁仲,你这个独眼龙,死后还怒瞪着一只眼,看来你是死不瞑目啊!”>
“这又能怪谁呢?”赵吉说道:>
“数日前,朕曾派兵将在城下,向你喊话,让你速速开城投降,你却率领夏军兵将,负隅顽抗!”>
“三日前,李仁仲你登上东城督战时,朕仍派人在城下,对你进行招降,可你却射杀朕派去的劝降兵将。”>
“彼时,朕怒,派火枪队向你开枪,打瞎了你一只眼睛,本想让你见识一下,朕研制出的热武器之厉害,让你生惧,让你能率兵打开城门,早些归降我大宋,免得朕率兵攻城时生灵涂炭!”>
“奈何,你却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