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503 花朝廷的钱,实践自己的理想~(2/4)

503 花朝廷的钱,实践自己的理想~(2/4)

上一页大清话事人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赵庄文一言不发,一脸悲愤。

念叨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给前任出具了一份证明,走完了合法的官面程序。

……

辰州知府死了。

因为“诽谤”长沙焚城,被巡抚大人一纸命令咔嚓了。

湘西属于巡抚曾涤的基本盘。

不过,

曾大人的行踪如今成了谜团。

坊间传闻,

曾大人败了,投鄱阳湖自尽了。

总之,

人心惶惶。

如果曾大人回不来的话,湘西就无主了。

……

赵庄文从后衙转出时,已经是官袍整齐、表情肃穆。

班头一看就知道坏了,这是位好演员~

果然,

城中很快贴出了安民告示:

首先,安抚百姓,战局虽然危急,但巡抚大人无恙。

然后,开仓放粮!

想做事,手底下就得有人。

追随赵庄文从武昌城逃出来的一开始有5000人,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陆续变少。

战损、掉队、病亡、失踪、潜逃离队~

到沅陵县时仅剩下300人。

这些人就是最坚定的班底。

……

曾涤在长沙时,勒令各州县给他老家押运粮草饷银,布局决战湘西。

足见其老辣~

沅江,是湘西的大动脉。

称呼其为湘西人的母亲河,一点不夸张。

从洞庭湖进入沅江溯流而上,可以抵达湘西各地。

而沅陵县恰好就在沅江之畔,是转运粮食的必经之路。

赵庄文匆匆查看全城,发现存粮颇多。

粗粗估算,

至少有12万石各类粮秣。

……

次日,

乌泱泱的百姓聚集到官仓门口。

说心里话,其实大家是不信的。

自古以来,

哪有官府给小民发粮的道理?白花花的大米发给小民,这不是造大孽吗?

赵庄文未曾穿官袍,穿着粗布长衫。

未曾开口,先作揖。

唬得底下百姓一阵紧张,纷纷下跪磕头。

天底下,

哪儿有老爷给小民作揖的道理啊。

……

“乡亲们,天下到处都在打仗,我们湖南也在打仗。外边乱了。”

这一句开场白,

议论声嗡嗡,

在这个靠车马送信的年代,普通百姓不可能知道50里外发生了什么。

就算在李郁穿越前的那个时代,断了网络和电视,大家也一样是聋子瞎子。

赵庄文声音洪亮:

“我赵某人深知百姓之艰辛,大家的米缸内怕是没几瓢粮了吧?战火马上烧到湘西,不管谁打赢,这些粮食都是战利品。今日,我豁出去,先把这些粮都分了。”

“来人!”

“打开官仓,放粮。”

“每人一袋!”

……

沅陵县衙属官瞬间炸了。

纷纷阻止:

“不可!”

然而,武力就是乱世说话的资本。

赵知县的班底可是经历过大场面的,见有人阻止,齐刷刷的举起火枪。

瞬间就镇住了场面。

百姓们排队进入粮仓取粮。

不知是谁带头,路过赵庄文时磕了一个头。

后面的人有样学样。

沅陵县官仓,很快被搬空。

聚集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跟着赵知县去城外,继续搬码头上的粮食。

……

“大胆,此乃奉巡抚之令转运麻阳的军粮。谁敢私分?”

船队的押运官吏,立马跳了出来。

赵庄文低声吩咐:

“开枪。”

砰砰砰~

阻拦者中枪坠河,其余人吓的跪地求饶。

赵庄文站到高处,厉声喝道:

“民生涂炭,百姓饥馑。本官豁出去不当这个知县,也要对得起老天爷。”

“苍天在上。”

“日后若有任何罪过,我赵庄文一人承担。”

“分粮!”

……

躲在人群里、打扮丝毫不起眼的曾涤目睹了全过程。

只能咬牙切齿,不敢出头。

他丢掉了所有军队,几乎是只身逃回来,惶惶如丧家之犬,哪儿敢现身。

万一,

这个姓赵的宣称自己是假冒巡抚,当场咔嚓了。

又或者将自己绑了作为投名状去献给吴军。

乱世出妖孽~一切皆有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清话事人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