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市一向被人称之为“魔都”。(.uig.)
“魔都”这个叫法,确实有些不雅,但却比较形象,也可以说是习惯成自然。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江口市有一些后来居上的意思,老牌儿的东亚第一都市明珠市,近年来的发展显得有些迟滞了。
不过,比起京城来,明珠市在某些方面,步子还是迈得更大,走得更快,意识也更超前一些。
如今京城上下依然陷在关于姓“社”姓“资”讨论的怪圈儿之中,但是明珠市这边儿,已经从这个圈子当中跳出来了,大家更关心的,是腰包里面是否鼓起来了?或许,正是因为明珠市的老百姓们对政治敬而远之,却对经济兴趣浓厚,所以才会被冠以“魔都”的称号。
方和同志现在就住在明珠市的滨江饭店之中,这也是他习惯中的落脚之地。
滨江饭店,在明珠市是数一数二的大酒店,条件之好自然不用多说,最为难得的,是这里的环境比较好,打开窗户,就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烘上的暖风,让久在北方寒冬中干熬了整个冬天的老人,感到了一些春天的气息。
方和同志的明珠之行,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只是他的个人习惯而已。
作为南方人,方和同志喜欢在明珠市过春节,按照他前年退休时的想法,已经不想再过问政治局的事情,他对于自己选出的接班人,的确是寄予厚望,充分信任的。
只不过,这一年多来,他对于新领导层,还是有一些看法的。(.eg.)
他显然对于改革开放的局面感到不满意。
或许是因为前年的事情,这一年多来,说道改革开放,整个舆论不是说些文不对题的胡话,就是说些无关痛痒的套话,党内主要领导人们,似乎都在为了“地域和平演变”而殚精竭虑。
“经济增长的速度太慢了!”方和同志推开向着大海的窗户,有些不满地说道,“我的思想是,只靠我们现在已经取得的稳定的政治环境还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为什么总是怕这个怕那个,难道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比我这个老头子还要僵化?”
一位五十多岁的清瘦中年人,形容严谨,恭敬地站在方和同志的身后,认真地听着。
在客厅的茶几上面,摆着十几份儿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全部都被人翻看过了。
毫无例外地,这些都是京城本地出版的报刊杂志,而不出人意料地,这些报刊杂志上面,对于方和同志的明珠之行,依然是绝口不提。
这是一种非常诡异的情形。
“我退休的时候,人家毕恭毕敬地让我讲话,我说,已经讲得太多了,没有新的话讲了。”方和同志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似乎是自言自语道,“可是最近一段儿时间,我又说了那么多,却全部都被淹没在意识形态纷争的汪洋大盒,连个浪花儿也溅不起来,就像是这些报刊杂志上面,一点儿都不会出现。”
站在方和同志背后的清瘦中年人,踌躇了一下,“我赞同首长的观点,意识形态比不上老百姓的肚子更重要,经济发展了,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方和同志继续讲道,“我老了,人上了年纪,就不愿意出远门儿,迫不得已呀。”
“首长的身体还很健硕,多出来走动走动,也是对我们工作的督促。”清瘦中年人恭敬地回答道。
“呵呵,我愿意跟你说话,你搞经济是值得肯定的。”方和同志转过身来,笑着对清瘦中年人说道,“我忽然想起了13年前,那时候有人讲“两个凡是”,我不赞同,在京城讲话,没人听我的,所以我就跑了出来,四处点火,引发了大家的声音≈在,我来了明珠市,觉得有必要再说点儿什么。”
“我们明珠市非常欢迎首长讲话。”清瘦中年人非常诚恳地表态道。
方和同志认真地看了看中年人,点了点头。
忽然之间,他想起了在叶老爷子家中的时候,叶开说过的话,不由得叹了一句道,“老叶家的那个孙子,不简单。”
果然如同叶开所言,明珠市这边儿,完全没有京城那种压抑的氛围,已经有点儿春天的感觉了。
清瘦中年人听了,有些诧异,却不明白首长为什么突然提到了老叶家的孙子,而且还有赞许之意。
不过清瘦中年人的心中也有了一些计较,老首长的意志,肯定是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地贯彻下去,不管京城那边儿是什么态度,魔都这边儿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决支持。
他考虑得很清楚,如今国内的情况是明摆着的,在发展经济和纠结于思想斗争之间,肯定要做出一个选择,他相信方和同志的决定是正确的,况且,如果这一场争论尘颁定的话,高层的格局肯定会做一些微调。
那么一来,他入直中枢的可能性,就会被无限放大。
他也很清楚,一旦方和同志在明珠市发出自己的声音,京城那边儿肯定会对他有些意见的,可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这却是一个非逞得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