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朝廷的那点事 不知当时在场的温体仁有何感想?
这之后,崇祯帝过了段清静的日子♀期一月的“春讲”于三月十二日在文华殿开讲了。讲经期间,崇祯帝常常赐酒饭,赏钱银♀活动一直进行了近三个月,至六月初才结束。
春讲一结束,温体仁、周延儒等人立即炮制了一个“票拟”,催逼崇祯帝尽快结束袁崇焕一案。
崇祯帝接文在手,考虑良久,思忖着它的可行性≌于,威严的皇权支配了他的思想和理智:该杀!乱臣贼子都该杀!不杀一便不能儆百!于是随手批示定于崇祯三年八月十七日处决袁崇焕。届日,一代名将就这样饮恨黄泉!袁崇焕一案乾到很多官员¨持过袁崇焕的宰辅钱龙锡被流放,兵部尚书王洽被杀。
整个冤案实际上都是温体仁在暗中策划和操纵←怂恿崇祯帝逮捕袁崇焕以后,就不断地给崇祯帝施加影响和压力,欲置袁崇焕于死地←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说:“及逆(袁崇祯)既擒,奸辅(钱龙锡)胆落,复挑祖大寿引兵东行,以至怙逆地♂不得不再疏以坚圣断。”还有几句话则赤裸裸地暴露出他的卑劣动机,他对弟弟说:蒲州(韩圹)、华亭(钱龙锡)知道疏中有“奸臣密谋”等语,“见之恨吾入骨,乘特简宜兴之日,即具揭力荐桐城(何如宠)、会稽(钱象坤)以阻吾晋用之路。不知此时,七尺躯尚无安顿处,何问功名哉”
温体仁借袁崇焕一案扫除了仕途上的障碍,疏通了他所谓的“晋用之路”,从而势力大张。
过河拆桥
袁崇焕一案结束以后,温体仁和周延儒两学士之间又斗了起来〉起温、周的相契与相离是很滑稽的。开始,温体仁倚靠周延儒得以进入内阁,并凭借周延儒的权威不断排斥异己,逐步巩固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延儒则借重温体仁拉滤一帮政治心腹,进一步扩充了自己的势力,稳固了自己的首辅地位“心勃勃的温体仁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的目标是要取得首辅要职≤延儒理所当然成为他的最大障碍◎此温体仁千方百计地图谋倾覆这位昔日盟友。但是温体仁知道周延儒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等闲之辈←首先从翦除周延儒党羽开始,逐步孤立周延儒』开始.温体仁一派揭露了吏部尚书王永光参与锦衣卫卖鬻爵的事。崇祯帝命温体仁草拟了一道诏旨,将王永光罢官∩温体仁的同乡闵洪学替补。紧接着,周延儒一派则上疏揭露大学士钱象坤、户部尚书梁廷栋、巡抚刘可训通同作弊、卖鬻爵的事。崇祯帝又将钱、梁罢官、刘削籍÷体仁对钱、梁、刘的失败不甘心,又上疏揭露周延儒主试受贿的问题←说÷科会元吴伟业携带妓女来参加会试,德行亏损;状元陈于泰文章太差,名不符实♀“两元”都是通过贿赂周延儒买得的÷科状元陈于泰在周延儒支持下,反唇相讥,说攻击别人的人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劣迹,所以企图通过诽谤他人以自救。
这场闹剧把崇祯帝给弄糊涂了—了不偏袒哪一方,他把两方面的奏疏都压了下来,暂时不作处理,只是诏令会推,以增补因袁崇焕一案而空缺的阁员。
这次会推同样笼罩着温、周互相争斗的阴影。大臣们在上次经筵上发现,皇帝似乎对少詹事(掌太子府事的官)姚羡有好感◎而会推一开始,许多人主张推荐姚舷。不料阁员闵洪学坚决不同意←的理由是,姚舷在今科的科场中有涉嫌※渭涉嫌,只不过是姚舷在科场中说了儿句恭维周延儒的话≤延儒遂建议皇帝将少詹姚舷提升为正詹÷体仁等人借此攻击周延儒是在培植党羽,周延儒的地位开始动摇起来。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春山东镇守李九成叛变,攻陷登州,并囚禁了巡抚孙元化。朝廷派兵部侍郎刘宇烈率兵征讨,无功而返♀时,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后金势力不断向关内扩张.统治集团内部又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弄得全国上下民怨沸腾∷们多认为宰辅不得其人,对周延儒的“秽价行”,群起劾奏♀对温体仁来说是一个干载难逢的好机会←到处煽风点火,唆使党羽弹劾周延儒。
温体仁弹劾周延儒用人不当,致使他举荐的山东巡抚孙元化丢了登州城≮明朝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况下.这个罪责可不轻。不过,周延儒是崇祯帝十分器重的一位大臣,要想倾
覆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崇祯元年锦州发生骚乱时‖崇焕请求拨给军饷以平息士兵哗乱☆大臣一致要求崇祯帝火速拨发内帑〃独周延儒持不同意见:“军中一鼓噪就发饷,各边镇就会纷起效尤,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进一步分析了部队骚乱的原因:“军饷不如粮食,山海关缺钱银但不缺粮,为什么还会发生骚乱?准能肯定这不是某些边将在要挟袁崇焕?”随后,他提出了一套应急措施:“事情紧迫,还是得发饷。但这不是长远之汁,应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微臣之见,作为军中的大将.提倡‘罗雀掘鼠’.自力更生才是上策。”崇祯帝几乎为周延儒的“雄才大略”所倾倒.从此奠定了周延儒在崇祯帝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对于温体仁等人的劾奏,崇祯帝并不以为然。后来,宣府太监王坤秉承温体仁意旨,诬蔑周延儒编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