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王朝兴衰录 > 第十七章 献策(1/2)

第十七章 献策(1/2)

上一章王朝兴衰录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赵方的到来,让杨凡十分的高兴,赵方本就是他在安西时的幕僚,他比较善于抓细节,有时杨凡只是想了个大概,很多细节的事情都是赵方在补充,赵方一直作为杨凡的左膀右臂,现在在灵州相聚,杨凡自然高兴,而且是一来就献计,杨凡更加的喜出望外。

“好!老赵你快坐,快坐!”杨凡说着,亲自搬了个凳子给赵方,然后他也陪着赵方坐着。

“大将军,这是我的学生,叫韩诚,是他非要见大将军,我听了他的计策,确实不失为良策,所以,赶着来见大将军”赵方指了指少年文士跟杨凡说道,算是把韩诚介绍给杨凡。

“哦?”杨凡又仔细看了看这少年,能让赵方刮目相看的,必是有有些能耐的。

“那说说看,我就洗耳恭听了。”杨凡目光灼灼的看着少年,丝毫没有因为他年少而有一丝的轻视。

“你有什么话直接跟大将军说吧,不必拘束。”赵方又吩咐道。

韩诚似乎对杨凡的态度很满意,点点头,开始侃侃而谈。

“敢问大将军,石逆兵力如何?大将军兵力如何?孰强孰弱?”韩诚一上来就一连串的发问。

杨凡尴尬的笑了,在场的都是自己人,也没必要隐瞒,“石逆一直在各地招兵买马,现在兵力应该超过三十万,而我手上能调动的大概只有十五万,还有很多新兵,叛军实力远远超过我们。”

韩诚满意的点点头,对杨凡的坦诚很满意,“学生谢过大将军如此坦诚。”

情况确实如此,当年李洪基几次征伐渤海,无功而返,但是却在辽东以及河北留下了大量的兵器战甲,以备再次攻战渤葫用,石敬忠利用这些战备,装备的兵力应该是超过三十万的,而且这些兵器战甲都是大唐当年为征渤杭备的,装备十分精良,河北地方胡汉混居,很多是大唐征战俘虏或者投靠唐的胡人,李洪基把这些人也安排在了河北各地,这些胡人不事生产,为了防止暴乱,所以又建了许多的义仓,囤积了大量的粮草,敌人可谓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而反观唐这一边呢?李洪基逃到巴蜀之后,也在当地迅速募兵,但是却丝毫没有要反攻长安的意思,还是主要用于防守,而其他各地还拥护大唐的,兵力分散,而且处在石敬忠和太平兴教之间,这些地方兵力还是有不少的,但自顾不暇,根本就不可能参与平叛,那么能调动平叛的只有现在杨凡控制的安西,安北,河朔以及陇右等地的军队,这些地方都是边镇,兵力看似不少,但要留出一部分驻扎防御,所以,杨凡手里的兵力最多也就十五万,而且这里还有许多是新兵,装备上也比石敬忠的军队差,杨凡倒是没有丝毫的隐瞒。

“请问大将军,如果与叛军决战胜算几何?”韩诚接着问道。

“胜算渺茫。”杨凡毫不讳言。

“大将军请看!”说着韩诚就走到帅营的地图前,指着地图开始说道:“叛军所控地域狭长,如果分而击之,以大将军威猛,必破之!”

杨凡看着韩诚前面的地图,分而击之符合兵法的道理,杨凡也早就发现这个情况,只是还有许多细节的问题他还没有想好,所以迟迟没有决定,而且,他的兵力决定了他只能主攻一点,这一点肯定是长安的叛贼,但是长安的叛贼据消息称,也有十五万之多,如果他们贸然发动进攻,石敬忠的大军出洛阳援助长安,他们就会陷入被包夹的境地,到时他仅有的这点筹码也没了。

“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还有些细节处仍需商榷。”杨凡说着就把他心中的疑惑坦诚的讲了出来。

“不知大将军可曾想到突厥方面可为我臂助?如果有突厥瞧契丹等,敌人的兵力将大减。”韩诚已经越说越兴奋了,看来他的想法跟杨凡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的信心更足了。

“突厥?阿史那不真那里我已经写过信了,消他能出兵攻打契丹的营地,这样契丹他们必定会撤出中原,石逆就少了一大臂助』是,时隔多年,不知阿史那不真还记得当年的承诺否?那三支金箭怕已经遗失在战祸里了。”杨凡说道。

“依我看,就是有三支金箭,阿史那不真也不会贸然发动进攻的。”韩诚说道。

“哦?先生为何如此肯定?”杨凡有些不解。

“因为还有北突厥瞧他们,如果他们贸然进攻,万一被北突厥突袭了他们的后方,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料定阿史那不真一定会按兵不动,作壁上观。”韩诚分析道。

“韩先生所言有理!”杨凡不禁拍手称赞,笑着说道:“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已经请陛下亲笔写下国书送与阿史那咄吉,双方修好,我本意是怕南突厥做大,却忽略了他们之间的厉害关系!我会让陛下再修书一封,请求北突厥也出兵攻打契丹他们!”

“恐怕陛下的书信不如大将军的好用,此事怕是还要大将军亲自休书一封了。”赵方在旁边插口道。

“哦?”杨凡疑惑的看着赵方。

赵方笑了笑,说道:“大将军可知这阿史那咄吉是何人?”

“他是莫利可汗的儿子吧?”杨凡不是十分的肯定。

“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王朝兴衰录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