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的学员确实是这些英军教官们的骄傲。
他们一个个来自海州与淮安还有徐州的城市与乡村毫无例外的他们大概都受过私塾制的启蒙教育比之这个时代中国可怕的文盲现象这些青年应该全部是中国人中的精英。在受过教育的人群中这些学员显然也受过精心的挑选他们勇敢但不莽撞身体壮健勤劳而服从命令虽然在创造力和捣蛋调皮上不如英国本土的学员然而所有的教官都承认这些中国人有着举一反三的散性思维并不如这个国家整体上都带着一股僵尸的味道他们睿智而聪明第一期的二百名学员才学习了一年多时间已经出色的象是在海上干了十年。
毫无疑问假以时日的话他们会是极其优秀的海军军官。
所有的教官都坚信这一点并且相信在二十年后这个海州不起眼的地方将会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海军军官而前几期毕业的学员在经历过十年的海上波涛后会成为不比大英帝国海军军官逊色一星半点的极其优秀的海军人才。
带着一点欣赏的眼神一伙英**官又鬼祟的收回了视线。
淮军军令部长昨天的一纸军令来的当真是好不然这些教官这时候就该极度头疼了。如果学员们当真也上了战场很显然战败后的淮军当然会割地赔款而淮军治下领地内的人民也自然会对英国充满恶感而这些上过战场与教官们祖国的军队干过一场后是否还愿意听从这些侵略者讲述的课程是否还对这些学识渊博而又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官们衷心拥戴?
这当然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没有人答的清楚。
身为前大英帝国海军地一员眼前的这些教官没有人会乐意看到自己祖国在远东这里失败然而不到两年在海州的经历。又使得他们深爱这一片土地与端坐在自己教室里的优秀学员们他们并不希望这些学员的国家受到自己祖国地侵略也不希望这些学员被伤害了最宝贵的自尊和自信而如果成全了后者就无疑会牺牲前者。无论如何取舍都不是这些教官们心甘情愿可以接受的。
不知道是谁出了一声若有若无地叹息声响。
这一场战争。显然又是一场帝国在远东扩大利益范围地殖民战争。现在的这些教官在若干年前也是这一场又一场的殖民战争地急先锋。
在当年。他们没有任何愧疚之心现在仍然没有。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弱肉强食放眼天下不论是亚洲还是非洲还是美洲哪一个大洲不充斥着被殖民者的鲜血与苦难。英国如果不是成功的成为一个殖民帝国成为文明世界的一分子。岂不是也要落个被人鱼肉的下场?
国家之间永远都没有所谓正义的东西存在。
不过抛却这些国家与民族的大义情感回想起在海州教学的日子时这些教官原本激昂地心态又变的沉稳下去了。毕竟把国家分化成一个个独立的人的形状时是很难保持着然的心态的。
一个教官耐不住现在这种尴尬的气场自己打着哈哈取乐道:“据我们地了解。淮军地炮兵使用的极多。战场经验也很丰富为什么如此地不堪一击。难道我们离开海军这么一点时间他们又有长足的进步?”
没有人理会他这委实是一个太过拙劣的笑话。开口的教官尴尬的一笑不远处的海面上火炮仍然在密集的射着轰隆隆的炮声响的令人心烦意乱显然海州要塞这边的抵抗越的微弱了现在各人听到的只是海面上那一声声单调的火炮声响一声声的敲打在人心上令人烦闷不安。
终于又有人忍不住开口道:“这一场该死的战争大概会让淮军集团明白他们现在处在世界的何等位置不能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当然令人遗憾不过这样也好他们在与英国缔结合约之后仍然是亚洲的霸主。大英帝国需要它成为远东合格的代理人用它来抵御俄国佬的野心镇服那些不开化的野蛮人。”
他笑了一笑接着道:“比起那可笑的矮小食鱼民族日本人还有我们可爱的殖民地印度人中国人更聪明和勤快也更有勇气我想只要淮军集团的那位大帅能明白这一点与英国只能采取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态度他所能得到的一定会远远大过他失去的。”
这位说话的教官在退役前已经是一位海军上尉他的见解也是流行于伦敦和新加坡以及香港及德里的论调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其实已经不堪重负了哪怕是现在中国这种混乱的几乎是无中央政府的情形吃下中国也不是大英帝国的国策。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在远东能抵抗住俄国扩张的脚步的二等国家它将成为大英帝国的真正盟友为英国在亚洲的稳定统治而贡献力量。
这样看来已经开化向着文明前进的中国淮军军政府显然是一个合格的代理人这样的结果倒也未必是最坏的。
身为这个时代英帝国的军人他们的骄傲是天生俱有深入骨髓和灵魂深处的烙印根本无可改变在这个时候自己国家的军舰正轰击着他们所服役的水师学堂不远处的要塞港口而这些同情着自己学生的教官们却是经心的设计着他们自以为合适的中国的未来展道路。
显然海州之战在这些更为了解淮军的前英帝**人们的眼中也是海州方面必败等舰队打跨了要塞炮台的火力之后6战队分批上岸彻底摧毁岸上炮台的抵抗后在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