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这个……。”伍崇曜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答道:“不错,这些我是做过,但也是出于私心才做的,可乔阿富的供词里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我可是一件都没做过啊!崇曜只不过是个商人,求的也只是点财,哪里有这胆子敢作出如此行径?”
“你不敢?没胆子?哼!”和珅冷笑一声,过了会才放缓语气:“幸亏我及时截下这份供词,要不然,被皇上和穆中堂看到它的话,会有什么后果你也清楚。不过,你也别先高兴,虽然穆中堂暂时未能见到这份东西,但却已经有了耳闻,这事情还不算完,如果不彻底解决,接下来还会有大麻烦……。”
“那是……那是……多谢君实兄了!穆中堂那边还得请君实兄多多帮忙,这些小意思不成敬意,请君实兄代我向穆中堂……。”
绝处逢生的伍崇曜抹了把冷汗,忙不迭地从怀里取出一叠东西来,陪着笑递给了和珅。
一入手,和珅就知道是什么了,斜着眼用余光瞄了瞄,约摸着有不少的样子。但毫不为所动,波澜不惊的和珅把它们往伍崇曜面前一推,冷笑一声后,再也没看一眼,然后什么话都不说,眼睛一闭,居然坐起枯禅来了。
伍崇曜见和珅这个样子,心中暗暗叫苦,犹豫了一会,又从另一个袖口取出同样厚的银票,尴尬地笑了几声,把它们和刚才的银票叠放在一起,再向和珅推了过去。
“君实兄,伍家的事,还请君实兄多多帮忙……。”
慢慢睁开眼睛,和珅什么话都没说,笑了笑,又把银票给推了回去。
“君实兄……你这是……。”
和珅这个举动伍崇曜是怎么都没料到的,要知道这些银票已经不少了,前后两叠,加一起足足有三十多万两。要知道,一般京官一年的俸禄只不过才百把两左右,就算加上炭敬等等外快,有千两一年已经算不错了。可和珅仿佛根本就没把这三十多万两银票放在眼里,难道他是贪心不足?还嫌自己给得少了?想到这里,伍崇曜有些急了。
和珅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摇头叹息道:“绍荣兄,这些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以你我两家的交情,就算没有这些,你的事我会尽力而为的。等我回京后,定会向穆中堂陈述一二,只是……十三行扩大经营一事,还得有所商洽,穆中堂究竟如何决策,现在尚不能知晓。”
一听这话,伍崇曜脸上先是一喜,接着就是一忧。喜的是和珅居然不接受自己贿赂就答应了自己,帮他搬去脑袋上那压着的那座大山,忧的是十三行如果不能扩大经营,五口通商全开,伍家的生意就算是做到头了。
“其实,十三行扩大,这事从如今形势上看,几乎是不太可能了。要知道英、美、法三国合约已签,通商之事已是箭在弦上。如果这时候,朝庭让十三行插手其中,不免给洋人带来妨碍通商的口实。这几天我想了想,有个法子或许能帮绍荣一把……至于十三行的其它几家,我就无能为力了。”
“君实兄有什么好办法?”
“脱离十三行,另立门户!”
“什么!?”
伍崇曜被和珅这主意吓了一跳,差一点儿就把眼珠子都给瞪了出来。伍家是十三行的魁,这是天下皆知的事,伍家的生生息息,和十三行有着千丝万缕,可以说伍家兴,十三行兴,伍家衰,十三行衰,反之,也正是如此。伍家早就和十行之间互为一体了,想脱离十三行,那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如有这举动,还没等伍家落实,搞不好整个伍家就随着十三行轰然倒下了。
“壮士断腕!该断即断!”和珅瞧着伍崇曜的反应,眼中露出不屑的神情,这个伍崇曜的眼光和魄力和他老子、爷爷差远了,整天就知道守着伍家的家业,却没有丝毫变通开拓的精神,伍家到他手中,不完简直是没有天理了。
“君实兄此话何意?”伍崇曜疑惑不解地问道。
和珅出于个人目的提醒了伍崇曜一句,可瞧着他一点都不开窍的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五口通商,为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五处,广州为十三行原地,而厦门和福州又离广州不远,加上它们海港地理位置,开埠后并不会为广州地位造成太大影响,此三地可以先搁置一旁不谈。其余二处为上海和宁波,比较起来,尤其是上海更为重要。要知道,上海地处长江出口,内连长江、太湖,外临东海,又有天然良港,更是南北交汇之处,再加上洋人所需的那些江南丝茶、瓷器等物,汇聚上海流通最是便利,一旦开埠,定为五口重地……。”
伍崇曜听到这里,眼睛一亮,似乎琢磨出了点什么味道,但又有些不敢确认,望向和珅迟疑地问道:“君实兄,你的意思是否是让我另立商行?借上海开埠的机会北上?”
伍崇曜的才虽然比他先祖差得远,但毕竟也是个合格的商人,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和珅微微点点头,但又摆了摆手,说道:“北上不可避免,但如想真正保住伍家基业,光北上还是欠缺了些。”
“君实兄快快道来!如能救得伍家,崇曜定有厚报!”
伍崇曜见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