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将军,骑都尉李陵求见。”一个卫兵进入中军大帐对李广利道。
李广利正与军正赵始成、都尉李哆、长史王恢在聊着天,便道:“让他进来吧。”
李陵进去,看到几位上司都在,忙一一行了礼。
“骑都尉,你有什么事要禀报?”李广利问道。
“各位大人都在,那我就正好一起禀报了。如今朝廷的粮草供应不足,士兵们吃都吃不饱。属下认为应当向朝廷禀明原因,推迟西征的原定日期,待粮草筹集完毕后再行动。”李陵道。
“目前的这种情况,确是我们没有意想到的。但朝廷的粮草要从吴地、齐地运过来,非常的不方便,什么时候能够补给完我们对此都没有把握。如果补给的粮食一直不足,只能糊口,难道我们就不出征了吗?”李广利有些不悦。
“骑都尉,你所考虑的问题,我们几个都已经商量过了。你要充分相信我们汉军的力量。昔日,冠军侯几千铁骑就敢穿越沙漠,征战匈奴主力,他们带的也就是二十来天的粮草。如果他们跟我们一样畏缩不前,哪来的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我们现在的处境要比冠军侯当年好多了,第一,不用过沙漠;第二,只要过了盐泽,就是西域,那些都是小国,被我们打怕了的,大军过去,他们不敢不给我们供应粮草。与其在敦煌吃不饱,还不如过了盐泽到西域去吃香的喝辣的。”都尉李哆道。
“是啊,楼兰我也打过,车师国我也打过,他们的战斗力跟匈奴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只要我们的强弩一放,他们的士兵就会乖乖投降的。”长史王恢基本上在大汉与西域的几次重要战斗他都参与了的,说起话来也底气十足。
“可是,万一找不到补给,那可是几万士兵的性命,还请诸位三思!拜托了!”李陵双手抱拳,朝众人作了一揖。
“既然骑都尉不放心,那我们也会把你的意见向朝廷转达,不过,在未接到朝廷正式命令之前,我们决定还是要按预定方案行事。”李广利假惺惺地道。
“多谢将军,属下告辞了。”李陵谢过李广利,转身出了大帐。
都尉李哆见李陵走了,问道:“李将军,你真的打算把骑都尉的意见报上去?”
李广利阴森森地道:“报还是要报的,把我们的方案与他的方案一起报上去,让朝廷定夺。这样,万一出了事,我们也可撇清责任。你们几个另外给我上个折子,就说骑都尉畏战,参他一本。像他这种胆小如鼠的人,我们可不能让他跟着我们一起升官发财的。”
“明白。”军正赵始成道:“这事就交给我好了,我这就去写参他的本子。到时候你们也署上名。”
都尉李哆与长史王恢笑着应了。
出征的日期到了,三万多将士,仅仅带了二十多天的口粮,就开始了漫长的西征之路。
他们往西走了二天,便来到了玉门关。这个关卡并不大,只能算得上一个小驿站。在关楼的顶端还镶着一块夜光墨绿玉,专供过往的商人指路的。
听当地守卫的戍卒讲,以前这个驿站都不叫玉门关,而是叫马迷途。因为这个地方的地形十分复杂。每当运玉石的马队晚上走到这里,经常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年老马匹也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有一次,一支专门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商队进入“马迷途”时迷了路。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有只大雁飞了过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关卡镶玉,能出迷途。”
商队里有个小伙子能听懂鸟语,于是把大雁的意思转告领队的老板。老板情急之下答应了。大雁就在天空中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可老板在商队到达关卡后,又舍不得那一块夜光墨绿玉了,就没有把它镶在关卡上。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关卡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
小伙子听罢急忙又转告老板,老板只好跪下向大雁发下毒誓,出去后一定镶玉,绝不食言。大雁听后,这才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到达关卡后,商队的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以后,有了夜光墨绿玉作为路标,过往商队再也不迷路了。于是,“马迷途”从此就改名为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再往前走二天就是盐泽了,不再属于大汉的领土了。大家正在歇息的时候,八百里快递送来了朝廷的旨意。
李广利接了旨意一看,大喜。皇上果然批准了他们的方案,并下令让李陵留下五百骑兵在玉门关驻守接应他们,其它人员继续西征。
接到命令的李陵一下子就懵了,明白是自己的直言惹怒了李广利他们,他们在皇上面前给自己穿了小鞋,剥夺了自己西征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