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是天下武官选授及地图、军械、车马、军令,仅仅会带兵进了兵部也没用。>
如今咱们是文官治国,这是个大前提。>
贤弟家中所袭的爵位是武职不假,但即便是从武职进入了兵部,也少不了要受文官打压和排斥。>
就算你能进去,也未必能上去。>
在兵部,尚书、侍郎都是文官把持。>
武将出身的,做到头也只能在武选司、车驾司、职方司、武库司里头做个郎中而已。”>
看贾琏还有些不解,书友先生继续道:>
“这当中有个惯例。>
内地十八行省,边地九省,十八行省内有十二个巡抚,六个节度使,边地九省只合设军事主官九省统制一人,军事主官兼行政长官九省都检点一人。>
九省都检点和六个节度都兼任兵部侍郎,其余十二个巡抚里头,还有三个大行省巡抚能够兼任兵部侍郎。>
你若是做了直隶节度使,自然要兼任兵部侍郎,就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兵部。>
这就姚老大人的高明之处,他的目的是让你进兵部,方法却是保荐你做直隶节度使。>
如此,让你从文官的路走‘进去’,你后头的路才好走‘上去’。”>
.>
原来这官场里还有那么多“弯弯绕”啊!>
幸亏这是遇到了姚谦之这个大贵人,否则贾琏得绕多少冤枉路啊。>
这老爷子,为贾琏打算得如此长远周到,真是比贾琏亲爹还亲爹。>
贾琏立刻起身,走到书友先生面前,深施一礼,郑重道:>
“多谢书友先生。>
若没有书友先生当初将我引荐给姚老大人,我贾琏哪里能这样的运气!”>
书友先生赶忙一把扶住贾琏,笑道:>
“我果然是有举荐之功,这我也不必虚客气,可也要你自己有真本事才成。>
姚老大人可是个出了名的眼光高,你若差一丁点,也决不能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
你可要知道,姑苏地面上,人杰地灵,多少才子千方百计想拜会一下姚老大人,期望能得到他老人家的一点垂青都不可得啊。>
永璧啊,你小子是又有本事,又有运气,不知羡煞多少旁人呢。”>
.>
贾琏心下也不由得有些骄傲。>
但随即,他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若能在此时便投桃报李,则运气还会更多。>
于是,贾琏立刻趁热打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