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试之期,举子来京,人地生疏,又乡音难改,住在客店也未必方便,尤其一些家境普通的举子,更是艰难。>
不如就来这姑苏会馆居住,我这里不要他们的房钱。>
是为馆舍。>
而且每月里我这东风楼对外停业一日,专门给文人做饮酒赋诗,觞咏唱和之用,也必将是京城士林的盛事。>
是为雅集。>
所有挑费,都由我来支应,也算是我对各位的一点回报之意。”>
.>
贾琏此举,又把书友先生给惊了。>
姑苏到京师两千多里地,虽说上京参加殿试的举子都有当地人公车一路护送,但时间上往往都是“赶早不赶晚”。>
早早来到京城的举子们,家境参差不齐,就算是官府给了补助银子,可还是会有人住不起店,吃不起饭。>
有些家庭条件差的,只能去庙里租个便宜房子,混点儿斋饭吃而已。>
如此有了会馆,对于举子们当然是件好事。>
至于定期的雅集,那当然是文人才子们喜闻乐见的好事了。>
.>
但博学如书友先生,又如何不明白,此举必有因地缘而抱团之嫌。>
这些穷士子们得了会馆的接纳和帮助,得以与同乡们住在一起,互相照应,互相切磋学问。以后一旦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不仅与同乡、同年抱团,自然也会感激会馆雪中送炭的主人贾琏,将贾琏纳入抱团的自己人范畴。>
这种“相交于微末时”的香火情分,必然是一份不同于考中得官之后的“锦上添花”交情,让贾琏这个不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得以和历届科举官员都能抱团。>
何况以贾琏的开国勋贵出身,若再得了得到许多走入仕途的学子们的支持,日积月累之下,迟早是个“登高一呼,天下群雄响应”的局面。>
到那时候,那可就“不是曹孟德,也是曹孟德”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