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李纲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赵桓这项政策。
“太上皇在位之时,任用蔡京、高俅等妄臣,大兴花石纲与生辰纲,导致朝纲败坏,吏治不清,各种赋税层出不求,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各地暴乱四起,社稷不稳。
如果陛下降旨“大宋永不加赋”,不仅能减轻百姓生存负担,他们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对朝廷尽心拥戴,乃是利国利民之良策。”
站在一旁,喝得脸有些微红的赵鼎也支持赵桓的这个决策。
“陛下圣明,朝廷不在增加百姓的“赋”,能大幅度降低百姓肩上的负担,也能降低百姓对朝廷的敌意,拉近朝廷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朝廷推行各项政策,实属有利之举。”
不仅仅是李纲和赵鼎两人赞同赵桓永不加赋这个提议。
种师道、白时中、胡铨、李光等一众朝臣也是极其支持这个政策。
“陛下此举,着实利国利民。”
“陛下英明,如此做法,当有利于大宋江山社稷之稳定。”
“太上皇在位之时,大兴花石纲与生辰纲,造成江南各地民不聊生,该立即废止。”
“没错,是应该立即废止!”
一众大臣的议论声,赵桓也听在耳中。
见有大臣提出应该立即废止太上皇时期所定下的花石纲与生辰纲这一弊政,赵桓觉得可行。
花石纲和生辰纲不仅劳民伤财,费钱费时费力。
享受到的也是太上皇赵吉祥,赵桓可没享受过。
废了也就废了。
因此,赵桓顺水推舟的告诉一众大臣。
“有卿家建议朕立即废止太上皇在位之时,所定下的花石纲与生辰纲这一祸国殃民之政策,朕认为此举可行。”
此前建议天子废止花石纲和生辰纲的那些大臣,见天子真同意了,神色一喜。
“陛下圣明!”
赵桓吩咐李纲。
“李纲,这件事交由你去处置,先理清废止这一政策的各种细节流程后,给朕递个折子上来,朕批复,你们去办。”
李纲立即领命。
“臣领旨,陛下圣明!”
不少大臣见天子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也是颇为欣喜,纷纷喊道。
“陛下圣明,大宋之幸。”
尽管司马德和文宗道等人心下多有想法。
但赵桓所提出来的“永不加赋”和“废止花石纲与生辰纲”这两项政策。
他们都没反对,也是随波逐流,表示支持。
集英殿中,君臣其乐融融,气氛极其的融洽。
赵桓很清楚,之所以没有一名大臣站出来反对自己的政策。
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两件事并没有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
赋税二字。
赋和税是要分开来看,不能合在一起。
赋,是用来给皇室修建宫廷庙宇,供天子吃喝玩乐用的。
税,则是朝廷用来支付军队饷银、支付大臣俸禄,用于衙门以及地方事务和渠道开凿修葺等之处。
直白点的说。
税,进的是国库,是朝廷用来各种开支的。
而赋,则是皇室自己的收入开销,这玩意不走国库。
赵桓提出永不加赋,其实是锁紧了自己的裤腰带,和朝廷大臣的利益没半毛钱关系。
而花石纲和生辰纲,这是太上皇赵吉祥命令蔡京、童贯等人搞的。
享受的是太上皇赵吉祥,好处也被蔡京、童贯等人捞完了。
他们这些大臣毛都沾不到一点。
赵桓的这两条政策,并没有损害他们一丝利益。
所以,他们不会头脑发热站出来反对的。
你要站出来反对,那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要是惹得天子的不快,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没人会那么傻的。
“既然诸位卿家都支持朕的决策,这两件事就这么定了。”
赵桓笑了笑,也没在多说什么,举起酒杯。
“诸位爱卿,今晚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一众兴致高昂的大臣们纷纷举起酒杯,向赵桓敬酒。
“谢陛下万岁!”
集英殿中觥筹交错,再次热闹起来。
相比起集英殿中的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皇城司的办公衙门里。
胡海洋此时的心情有些糟糕,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他眉头紧锁,问站在前面的肖平。
“线索真的断了?”
肖平连忙点头。
“总管,根据那几名暗中煽动太学士闹事的人交代的线索,我们花费了大力气,才将此前与他们秘密接触的那些人给找了出来,但可惜的是,与他们接触,给他们任务的那些人早已断气,没了生机。
而且,还有几人到目前为止都下落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