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周羽在给学生上课时,见到了坐在堂下的沐玉与秦三官,不由心里一动。
他突然想起了李玉与商三官。
二人的模样虽然与前世有了变化,而且商三官也投身成为男儿身。
但是,周羽却一眼便看了出来,他俩正是李玉与商三官的转世之身。
只不过,他不可能告诉沐玉与秦三官,毕竟生死轮回乃是天地大道,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记得上一世的事情。
随后,周羽了解了一下二人的情况。
二人皆为江南人氏,住在不同的县城内,沐玉家里经营裁缝铺,条件还算过得去。靈魊尛説
秦三官则投身于一户书香门第,其爷爷、父亲都是秀才,太爷爷中过举,家里的条件也不错。
相对来说,秦三官自幼受爷爷与父亲的熏陶,底子要比一般的读书人扎实一些,人也聪明好学。
既然有过一段前世之缘,周羽也时不时亲自指点一下秦三官与沐玉。
二人也不负重望,在书院学习了两年之后前去赴考,双双中举。
次年会试,秦三官一鸣惊人,竟高中状元,沐玉虽然未进头甲,但也考的不错,在二甲中排名靠前。
自文道书院创办以来,算上秦三官,已经有十余人高中头甲,其中四个状元,三个榜眼,三个探花。
这算是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记录,别说民间自办的书院,就算是国子监,也不太可能达到如此辉煌的成绩。
不过,周羽,以及他所创办的文道书院名气已经足够大了,可以说没有一个读书人不知道。
有很多读书人宁愿舍弃去国子监读书的机会,也要想法子到文道书院读书。
名义上,国子监乃是历朝历代的最高学府,乃是天子学子向往的圣地。
实际上,在国子监读书的,大多都是一些公子王孙,权贵子弟。
而且国子监在最初的时候,本身也就是为了权贵子弟而创办的,五品及以上官员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入读。
后来朝廷方才慢慢废除了这条规定,开始吸纳天子优秀学子。
只不过,对于非贵族子弟的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必须是拨尖人才方才有机会。
而文道书院收学生的方式虽然也严格,但与国子监不同的是,周羽注重的并非学生的家世,而是学生的人品与潜力。
人品要是不行,就算把家里的金矿搬来都也没用。
对于招收学生这方面,周羽一向很重视,人品放在首位,无论对方家世有多好,文采有多出众,只要人品不行便坚决不收,谁说情也不行。
另外,学生进入文道书院入读,如果中途出现品行不端的情况,同样也会予以开除。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毕竟周羽很少看走眼。
哪怕一句话都不说,单凭面相他也能断定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行。更何况,还有笔试与面试两道关。
也因此,但凡从文道书院走出去的,几乎没有庸碌之辈,大多都是文武双全。
比如,当前军中便有几员名将也是文道书院的学生。
这也令得百姓对于读书人的固有印象大为改观,同时也带动了不少读书人兴起了健体的热潮。
以前,很多书生以肩不能挑,手不能抬为荣,自以为柔弱才是书生本色。
不过到了现在,读书人之间的聚会已经不再单纯的以诗会友,以文会友,同时还要比一比拳脚,比一比剑术。
有条件的还要比比骑马,射箭等等。
已经被不少读书人遗忘的君子六艺,再次成为一种时尚。
当然,这与周羽潜移默化的推动有关。
他毕竟是穿越人士,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人生积累,经验何其丰富?
周羽心里很清楚,人固然会产生固有的思维,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比如前世的唐朝,人们普遍以健康为美。只不过,也不知是谁传来传去,传到后来,居然说唐朝以肥为美。
当然,也有可能很多人压根拎不清肥是什么概念,也或是将丰腴、健康当作是肥。
还有可能是一种美态的审美。
周羽记的很清楚,当时他没有穿越的时候,竟然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媒体也在推波助澜,推崇什么筷子腿。
其实,那分明就是一种病态美。
瘦的跟个竹竿一样叫美?
这样的人,永远与“雍容华贵”沾不上边。
其实,大数人的审美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被极少数人,也或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给带偏了。
正如一些别有用心者成天宣传吃素是一个道理。
再比如娘炮文化。
为什么将娘炮称之为文化?
因为这就是典型的文化侵蚀,眼见着一个国家崛起了,人们有斗志,有干劲了。
那可不行。
于是乎,便出现了别有用心者,无良媒体,还有什么所谓的时尚杂志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