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大营。
中军大帐再一次忙碌起来。
随军的几名御医疾走疾行地,从两间大帐内外来回穿梭,脸色一个个尽显焦急。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如今唐军的最高统帅,天下兵马元帅的广平王殿下忽然得了重症,如今昏迷在床,情形危急。
而好巧不巧,如今唐军的实际统帅郭子仪,也偶发重病。
虽然不至于像广平王那般昏迷在床,每日还能勉强起身应付一下部分极为简单的军务,但也仅限于如此。
再多的,就什么也处理不了了。
仅仅一夜之间,唐军的两位最高统帅就纷纷重病不起,全军上下大小将领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大帐不远处,心中忐忑且担忧着。
他们心中忐忑担忧,负责随军治病的几名御医心中则是更加惶恐。
他们并非是军医,并不负责给军队当中那些下级将官和士卒们治病。
或者确切一点来说,他们的服务对象便只是李豫和郭子仪。
也只有这两位人物,才配得上他们的身份去服务。
当然,如果这两位人物其中一个有了个好歹,他们的命,恐怕要搭进去多半条。
甚至要是一个不小心,全家的命都保不住。
可问题同样就在于此。
李豫和郭子仪这两人如今重病不起,他们是望闻问切,各种手段尽数用尽,却实在查不出什么大的病根。
“张太医、黄太医,……这方子该怎么开啊……”
“你问我?我还想问你呢!”
“别急别急……”眼看着自己身边的这两名同胞又要打起架来,黄姓太医连忙当和事佬道:“照我看,广平王殿下的病,倒是和风寒有几分类似。”
“要不就按照风寒的方子开?”
“风寒的方子不妥当吧……殿下如此尊贵的身份,可容不得半分差池。”
“那你说怎么开?”
“不如就补气血吧……我看郭使相倒是年迈,说不定是因为气血亏损而导致的这场重病。”
“万一补多了呢?”
“那要不再减一点?”
“这是可以乱减的吗?”张姓太医没好气地摊手道:“咱们现在开的这些方子,到时候可都是要给太医院备份的。”
“你们两个不会真以为,太医院的那些人不会查吧?”
“现在这方子随便开固然没什么。可万一回去人家问起来,该怎么解释?”
“就按照你们两个现在的说辞,要是陛下知道了。你们两个全家有多少个脑袋可以砍?”
其他两名太医不约而同地沉默了。
要是只有郭子仪一个人倒是还好,毕竟只是一个臣子,上面也不会那么追究到底。
可是多了一个李豫,就完全不一样了。
天下兵马元帅的头衔加上广平王的王爵,整个朝堂但凡是个人就清楚,李豫就是下一任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身份地位如此重要的皇子,他们这些方子是肯定要被送到如今大唐天子眼前的。
黄姓太医沉吟着道:“风寒气血都不妥当,我看……殿下和使相的病根在心。”
“在心?”
黄姓太医点了点头道:“不错。如今太原城久攻不克,殿下和郭使相每日又要操劳如此多的军中杂事,忧思成疾在所难免嘛……”
其他两名太医听着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这倒是个好主意。”
“那方子就按照心疾去开?”
“用药的量少一些吧,说不定没那么严重?”
“有道理。”
三名太医很快达成了一致,脸上的愁容也随之一扫而空。
“走走走,快去把方子开了,把药拿了,不能拖太久。”
……
夜半。
郭子仪所在的大帐之内。
和郭子仪面容长得有7分相似的郭旰,正守在郭子仪所躺着床榻边,手中端着一碗还冒着温呼热气的药汤。
只是这药汤并没有被他递到郭子仪嘴边。
而是在仔细听了半晌,确定门外无人之后,郭旰才小心翼翼起身,让自己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走到大帐内的一角,将手中的药汤顺着固定大帐的木柱到了下去。
药汤自木柱的表面顺流而下,随后缓缓流入大地,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做完这一切之后,郭旰才又小心翼翼地,重新走回了郭子仪的床榻旁边。
“父亲……”
“都倒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