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才华横溢的唐伯虎,考中秀才第一名案首,参加乡试,又中解元不料会试时却因牵连科场冤狱,无端受到牵连,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婉君说,古今中外,往往有才华的人,性格怪异,而且命运多舛。唐伯虎也不例外。
范遥十分赞同婉君的观点,幽默地说:“ 唐伯虎因为科举舞弊案的牵连,中断了他的仕途。大家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但当时已经没有办法,他虽然说了那句:不稀罕,但无法排解心头之恨。这件事深深的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回乡之后,唐伯虎对人间沧桑与世态炎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遂在苏州阊门内的桃花坞修建桃花庵别墅,退避其中,自称:桃花庵主,过起了一种以卖文卖画为生的诗酒逍遥的个人生活。 但是他还是想找个机会重新回到那个他认为应该属于他的地方,他结识了宁王,宁王给他千金,给他别墅,他没法拒绝。他以为宁王因为他的才气才找的他,他非常的高兴,以为真正的机遇来了。实际上命运又一次给唐伯虎开了一个绝大的玩笑。宁王只是为自己的谋反做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唐伯虎很快看出了宁王的谋反之志和他的别有用心,为求脱身,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装疯卖傻,结果宁王没办法让他还乡了。
两次失意之后,他对官场彻底失望了,真正的远离了那些事情。他的后半生穷困潦倒,漂泊无依,以卖字画为生,放荡江湖,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婉君说:“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是其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范遥说:“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