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明末之铁血辽东 > 第一百一十八章大战杏山(2/2)

第一百一十八章大战杏山(2/2)

上一页明末之铁血辽东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吼直使山河颤抖!

这是两支战国最为强大的铁军,都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都是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铁汉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山原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吴三桂手底下这一万骑兵可并非一般,乃是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满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

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作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尤为吴三桂所统领的最厉害,每人都配备长短两样家伙(三眼铳外带月牙弯刀)。

根据《明季北略》明确记载祖大寿组织家丁,形成一支善战的部队。

《明季北略》明确给出了关宁铁骑的定义:“铁骑者,山北近河北、山西、辽阳人,俱控弦习战之士。”可见家丁中的来路是比较复杂的,多是弓骑的战士。

同时《明季北略》里说吴三桂也有一支”关宁铁骑“。考虑祖大寿与吴三桂的关系,这是同一支队伍。

《明史》中介绍辽东将领尤世威中,也有这么一段:“七年命偕宁远总兵官吴襄驰援宣府。坐拥兵不进,褫职论戍。未行,会流贼躏河南,诏世威充为事官,与副将张外嘉统关门铁骑五千往剿。”

所谓铁骑,不外乎两种解释:1披挂铁甲的战马的骑兵,2借指精锐的骑兵。因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兵属于关宁军,才称其为“关宁铁骑”。

不过在关宁铁骑里也存在的不少蒙古人,据史料记载名军作战,均出动了蒙古兵。

反观袁崇焕坐镇辽东时也对蒙古诸部进行过招抚。

有史籍记载崇祯二年己巳之乱时,袁崇焕率“蒙古壮丁万余骑”回援(指的是保卫北京城)。

咱们书归原文;鳌拜怎么来的?其实并不意外。自打清军占领南山堡,鳌拜就直接拿下松山喝杏山,因为次两处的明军不战而自愧。

不久混在中原的密探汇报,说是明庭委派三边总督洪承畴前来解救祖大寿,此消息一出便引来皇太极的紧张与兴奋。紧张之处,明军十三大军可是不少,自己能不能打的过还是两说。兴奋的是,听说明军总指挥是洪承畴,他可乐了,知道洪承畴的名望,威震江南华北一带,这要是给自己卖命,日后进中原可有‘眼睛’了。

马上命济尔哈朗与多铎他们严密监视明军的动向,待朕病好之后亲自督战。

多尔衮驻防南山堡,而鳌拜帅军埋伏在大小小北峰一带,此处多深沟,可以设伏万余人马不成问题。鳌拜也有诡计,排出一支小队,在杏山堡的南面布满旌旗作为诱饵,引诱明军上当。而后在杏山西面的小北峰埋伏,待明军至时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过鳌拜想错对象了,不知道此番前来的是号称关宁铁骑的吴三桂大军。结果,不但为能消灭明军,反而落得个丢盔卸甲败逃至松山。

吴三桂大喜,命人马上占领杏山,派人回去报捷,叫大家伙高兴高兴。

洪承畴在宁远早就得知吴三桂大胜清军,真是头仗胜仗仗胜,来啊,给吴三桂记大功一件,并颁发一百两纹银,手底下的骑兵每人一壶好酒以资奖励。

杏山堡上的明军大喜过望,得到实惠了,痛饮今宵。

一夜无话,次日平明吴三桂整顿人马继续北上要拿下松山。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明末之铁血辽东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