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前屯也得到了通知,心里甭提多高兴呢,没想到自己的检举信还真就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不过他也知道,一旦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那么日后王在晋一定会给自己难堪。
于是整合好物品,带领自己的人前往山海关去迎接钦差大臣。
山海关十里外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官道两旁站立文官武将,孙承宗坐在马上频繁向两旁的人们回收致敬。经略王在晋走出大轿,小跑着来到孙承宗马前便施大礼,孙承宗一看是王在晋前来便翻身下马双手相搀,二人寒暄几句一同进入山海关内,后面这些跟着文官武将也进入关内,袁崇焕也在其中。
早就有人准备下酒席饭菜,在正厅摆设一张大号八仙桌,上面布满山珍海味,可口的佳肴。
王在晋分宾主落座,自己亲自把盏给钦差大臣孙程宗斟满一杯美酒,自己也满上一杯,随后其他人等也各自满酒。
王在晋站起身来对孙程宗说道:“孙太傅,一路辛苦,晚生这厢先敬您一杯,一来给您老接风洗尘,二来也是下级孝敬上级的一点意思,还望孙太傅赏脸哦!”
孙承宗一笑,也拿起酒杯站起来与王在晋客气了几句,大家开始用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承宗话锋一转对王在晋就说:“经略大人,本钦差是奉了皇王圣旨、内阁手谕前来调查一件事情,这件事么也牵连到了经略身上,还望经略大人予以配合。”
王在晋一听钦差这句话,手里的筷子正夹着一只四喜丸子,听罢之后心里咯噔一缩紧、手一哆嗦,四喜丸子好悬落地,心想:“肯定是为了八里铺修城的事儿,定是那袁崇焕在背后捅刀子。”
连忙放下筷子回答道:“不知钦差听了谁的谗言,本经略在虽说在辽东不久,可我一心为国为民,管带三军宽厚仁慈,怎么会有何等事情牵连到我的身上?”
孙承宗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说道:“其实并非什么大事,就是你所提出的在山海关外八里筑城一事,就此事你的手下对你的主张提出质疑。内阁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特委派我来做个调查,还望经略大人放宽心、且莫惊恐,多多的配合才是。”
王在晋听罢此言面色略显难看,连忙解释:“钦差大人,说到在什么地方筑城,这个是我再三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我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判定。我的属下有提出在其他地方筑城,只是他的一面之词,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和官兵弟兄们。还望钦差大臣明察秋毫哇!”
孙承宗微微点了点头,在酒席宴前当着众多人的面不便多谈,心里已经盘算好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吃罢了酒宴,王在晋命人给钦差大臣安排住处,在城内最豪华的酒楼,名叫“保鲜居”,在里面腾出意见上等客房给钦差大臣住。可是孙承宗一摆手说道:“哎!王大人这是何意啊?我为什么要去外面住,我啊,我看着经略府就不错,你给我在这里安排两间房间就可以。”
王在晋真心不乐意,说实话他怕这个孙承宗,在朝居官之时就知道孙承宗特磨叽,一天磨磨唧唧的,老烦人了。
可是没办法,人家钦差大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怎好回绝,只得照办就是。
说到这,就得提一提这位钦差大人孙承宗,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那乃是大明后期的重要人物。
孙承宗别名:恺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出生日期:公元1563年逝世日期:公元1638年职:东阁大学士,战略家,军事家主要成就:修筑关宁防线代表作品:《车营扣答合编》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中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
孙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以左庶子充日讲官,进入詹事府做事,辅导当时的皇太子朱常洛学习,即后来的明泰昌皇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泰昌帝继位仅一个月,就不明不白的驾崩了。因此,泰昌帝年仅16岁的儿子明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孙承宗继而就做了天启帝的老师。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
咱们书原文,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孙承宗跟王在晋提议要到下面走一走,考察一下实际情况。就这样他们一行人等先来到山海关外的八里铺做实际调查。
等到了八里铺,孙承宗在此兜了几圈,发现若在此处修筑城池可以遮盖山海关存在的一些缺陷,可是在此筑城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自己一时间有些犹豫,对王在晋言道:“本钦差观此处是一道险要,可是此处尚存在问题。这么地吧,你留在山海关,本钦差在去往宁远城一观,不知经略大人意下如何啊?”
王在晋满口应承:“那钦差大人就随意查看,本府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