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六的下午,吴玉珊前来看望柯文哲夫妇二人。
冉小平拉着吴玉珊的手,关切地问:“玉珊,现在学行多少孩子啊?”
“冉老师,去年秋季学期开学时,有二十四个孩子,陆续有八个孩子插班,现在有三十二个孩子呢!”吴玉珊显得有些开心,“真没想到,云梦山小学的人气会慢慢起来,我原来还以为,用不到两年,学校就要撤掉呢!”
“这么多孩子,你一个人管得过来?”冉小平继续问。
“管得过来,就是我自己累点儿,孩子们委屈点。哎,这些孩子们,都是没办法才留在村小的。今年,因为旅游开发,好多人都留在了云梦山,孩子们也只能留下,村小便热闹了起来≈在,村小最缺的就是老师!我是很忧心的,我能力水平都有限,就怕耽误了孩子们的前途,愧疚啊!”吴玉珊有些忧愁。
“玉珊你的登是有道理的!你一个人,又要带学前幼儿,又要教一至三年级,分身乏术啊!我和柯老师商量了,我们想留在村小支教,也算是帮你分祷点,你看可以吗?”冉小平眼里透着期待的光。
“您别跟我开玩笑了!我们这样一个村小,让堂堂的大学教授来,岂不是太过大材小用?”吴玉珊连连摆手。
“玉珊,正如你所说,现在村小最缺的就是老师∫和柯老师,一天在云梦山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你就不能成全下我们,让我们也为云梦山做点儿什么?”冉小平很真诚地说,“主要一天无事可做,真的很无聊。”
“这……那我还是给中心学械一声。”吴玉珊说,“我尽快给您答复。”
“玉珊啊,我们在这边,正好方便照顾我姐姐,又不至于太过无聊,还请你成全。”柯文哲补充道。
原来,柯文哲和冉小平商量着,达成了一致,留在云梦山小学支教。
夫妻二人都提出了请求,吴玉珊心存感激,但也有些惶恐。
她向中心学校打了个报告,中心学校很快同意了柯文哲夫妇支教的请求。
柯文哲夫妇很积极,再三催促,吴玉珊为柯文哲夫妇安排了课程,尽量把二人的时间岔开,让他们始终有一人可以照顾白露。
紧接着,吴玉珊委托付品江去做了个统计,愿意留在云梦山就近就学的,竟然有八十几户,一共涉及到差不多一百人,从学前幼儿到六年级,其中四、五年级的居然有三十多人,五年级的孩子,秋季学期将升六年级。
就村小的办学规模,村尖刀班内部发生了一些分歧。
在村尖刀班内部,大多数人赞同扩大办学规模,因为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云梦山大量的老百姓将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就近就学的需求也增加。
但也有人反对,其中以马雁飞最为激烈≮他看来,村小终归是村小,无论怎样,办学水平也赶不上集镇上的中心学校。
扩大办学规模,想办法把孩子们留在云梦山就学,实际上是不利于云梦山孩子成长的。
他认为,交通条件改善后,云梦山与红石集镇的距离缩短了,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到集镇上去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是长远之计,也才是负责任的决策。
付品江给马雁飞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云梦山村小搬迁到刘家台以后,云梦村的孩子们,平均上学距离大概在一点五公里,最远的大概是三公里,最近的不到五十米。
但如果让孩子们都到红石中心学校就读,最近的是一点七公里,最远的则有十公里,平均也在八点五公里。
同时,付品江还通报了一下本次他对就学意愿的调研情况。
因为付品江有较为详细的调研数据做支撑,马雁飞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
就此,村内部达成了一致意见。
吴玉珊向中心学校建议,新的云梦山小学,应该设到六年级,未得到批准…因是,云梦村师资力量太有限,不具备条件。
云梦山小学迁往刘家台,在办学规南,乡里与村里发生了较大分歧≮是,学校搬迁的事情搁浅了。
学校建设的事情,现在都还定下来,再耽误一阵子,秋季学期显然是无法搬到新学校。但学醒划入江城集团的开发范围,那接下来孩子们该何去何从?难道真的要全部到十几里开外的集镇上去就读?
付品江去找了两趟陈奇峰、田擎,他们都表示,逐步消化村里的教学点,是上面的规矩,教育系统的事情,他们也不好过多干涉,爱莫能助。
付品江和吴玉珊一同写了材料,报到县教育局、乡中心学校,全部石沉大海。
吴玉珊是心急如焚♀国栋这个当叔叔的,当然最为清楚侄女的心思。
他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之身一人去了县政府。
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张晓红,曾经是吴国栋的下属。老领导登门拜访,她显得很客气,又是沏茶又是让座。
吴国栋靠着刷脸,得到了一句很原则的话:“我向市里和方书记汇报,尽快给您答复!”
吴国栋临行,将付品江和吴玉田起草的材料,给张晓红递了一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