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荷兰等三国的赔偿银两以及被三国欺压的海外诸国的补偿金,按照荷兰他们清单上所核算的,价值一亿五千万两白银,足以满足江淮运河所需的银子了。”
“对呀,怎么将这事儿给忘了!”
“前几天我还在考虑这事儿到底地不地道,现在看来,绝对的地道!”
“我们保护了他们,他们给点保护费是正常的!”
“哼,主动给则罢了,不主动那就别怪我们自己动手拿了!”
“什么时候我们将三条运河修好,什么时候不要他们给补偿了!”
“曹大人,您这话就不对,给不给的不是他们说了算,是英格兰等海外强国说了算,只要我们保护他们就必须得给!”
“等他们知道事实真相了,等英格兰等知晓了荷兰等惨败的事情后,那些被欺压的小国只要不蠢,就会主动送给我们,到时候我们收不收的,还要看心情!”
……
有了海外诸国的这笔庞大的补偿,群臣刚刚的担忧瞬间消散,皇极殿内轻松了许多。
充分证明了,手中有钱,心中不慌的道理。
只要能弄到银子,中南半岛诸国也好,海外诸国也罢,都是只是大明的后花园而已。
至于说什么圣人教诲、仁义礼智信在大明百姓富足之前都一边站。
中南半岛诸国联合觊觎大明,没有直接成化犁庭、亡族灭种就不错了;
海外诸国也可以不给保护费,那就看看能不能死的起;
好一会儿后,崇祯轻轻的拍一下龙椅扶手,待群臣安静了下来:“诸位爱卿,江淮运河的修建,现在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长江水通过低洼处曲折前进,中间通过陡门等进入淮河;
第二种方案是调洛水千里入淮;第三种则是导汉入淮;
三条路我们都已经议过了,理论上是可以行的通的,且无论是哪一种,以大明如今的人口、物力、财力都可以毫无压力的完成。
第三种因为技术问题,暂时不做考虑,诸位讨论第一、第二种方案,选择一种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呈送东暖阁。
但第三种方案也不能放弃,还需要官员大量的实地走访、调查、取证等等。
工部负责水利工程,运河一事儿就交由工部负责,范爱卿,你预估方案什么时间能做好?”
范景文沉默了,脸色在变幻着。
几息后,出班沉声道:“陛下,臣以为运河之事应单独设立一个衙门来管理,
江淮运河短则四五年,长则七,江淮运河按照目前的方案绝对是可行的。
加上要银子给银子、要保障给保障、还是吏治清明外部无忧的局势下,过程可能会曲折,但绝无失败的道理。
这是大功一件,绝对是开疆拓土之后的第一大功,一定会被史书大书特书的。
身为工部尚书,也一定会青史留名的,这种几乎到手的大功竟然会拱手送人。
到底是咋想的?
“陛下,臣以为范尚书所言极是,一旦运河开挖就涉及到数百万河工的管理,这里面不仅有食宿的管理,
还有工作协同、工钱拨给、所需物资协调与调动、河工惩处等等,单单一个工部的确是无法来做这些事儿!”
“陛下,臣认可范尚书的想法,修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必须的专人专项的管理,一鼓作气!”
“陛下,或许可以将工部下的四司各抽调一两名官员组建一个新的衙门,诸如营缮清吏司,负责码头建造;虞衡清吏司负责所需各项工具;都水清吏司负责河工工钱、食宿等等;屯田清吏司负责协调等等。”
“乔尚书的这个建议好,还可以从户部十二库中各抽调一两名官员,从运河的各衙门中抽调一些人手,运河衙门的官员胥吏负责运河多年,多是懂水务的,让他们一起做能省很多事儿!”
“陛下,江淮运河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要慎重,组建一个新衙门,直接对内阁或者陛下禀报,减少层层传递,就能减少传递中因为复述、理解等造成的偏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有了范景文自己的提出,群臣纷纷劝谏着,结果范景文和毕自严两人脸都黑了。
妈的,自己为啥推出去,不就是因为人手就不够吗,竟然还要抽调自己的人,这不是搞事情吗?
崇祯想了想,的确是如此,即便是不会一次动用百万人,但十万人总是要的吧,十万人的吃喝拉撒等等搞不好就容易出事儿。
“诸位爱卿所提的确如此,那就重新设立一个部院,就叫水利水务总署,暂时挂在工部之下,负责三大运河之事儿。
主官官员为总督,下设统筹司、政策法规司、财物司、人事司、建设司、技术司以及外部进驻的监管司、审查评估司;
统筹司负责公文处理、督办督查、政务信息、印章管理等工作。
规划计划司负责新开运河的路线规划、论证、修订、预算等等工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