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曹操遣使邺城,想要和袁绍谈判退兵的条件。>
但同时,曹操也没有停下对颍阳的进攻,他要试试看能不能在事情敲定前,夺下颍阳这座重镇!>
龟缩在城内的孙策带领守军顽强抵抗,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了袁绍的身上。>
即便孙策再骁勇、周瑜再多智,面对养精蓄锐,统领三万大军的曹操,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却敌。>
或者说,外交斡旋是周瑜想到的唯一能够解决目前困境的办法!>
“要是能再给我们一年时间就好了……”这是周瑜每日心绪不宁时的感慨。>
是啊,如果再给孙策一年时间,让他好好消化颍川、修养汝南,那曹操必然不敢轻易相攻,到时的选择会变得很多。>
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自从被刘基上任庐江太守后,孙策和周瑜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他们先是和刘基赛跑,看谁先稳住阵脚。>
可惜第一次赛跑他们输给了太史慈,被驱逐出芦北。>
然后,他们紧接着必须跟生死赛跑!看是他们先攻克汝阴,还是士兵们士气耗尽。>
这一次,孙策依靠演说才能、个人魅力,还有过人的武勇胜了!>
之后他们又与中原群雄赛跑,趁着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大战,他们扫荡汝南,获得了一块非常不错的根据地。>
后来,又与曹操赛跑强占上雒先机,与关中军阀赛跑谁能掌控天子,与刘表赛跑谁先撑不住……>
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
可惜,命运就是这般捉弄人,老是在孙策和周瑜有望成势之时,引来他人觊觎。>
而今,他们又要和曹操、袁绍赛跑,看是他们先撑不住,还是袁绍先出面调停……>
但是!二人已经做得足够好,足可称当世英雄!>
若是换成袁术、吕布之流,早就尸骨无存啦。>
可能是上天垂青,这一次,他们又暂时跑赢了曹操!>
六月末,袁绍派亲信许攸和大将文丑督兵两千进入颍川!>
“孙伯符,在下请你到城北大营一叙!届时曹公也会出席!大家一起议定颍川!”>
许攸在文丑的陪同下,到颍阳城下喊话。>
城内,周瑜松了一口气:计成矣!>
孙策立刻在太守府召见诸将,周瑜、程普、陈武、孙河等亲近将领悉数在场。>
等人到齐后,孙策马上向众人宣布他的决断:>
“本公出城后若有变数,你们要听从公瑾的决断!如果公瑾让你们撤出颍川,你们也必须依计行事!明白吗?!”>
显然,孙策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
诸将面面相觑,不敢答应。>
孙策怒道:“公瑾与我情同手足,又有经天纬地之大才,尔等莫要迟疑!”>
他说完后,还是程普带头下拜:“程普遵命!”>
众将看资历最老的程普同意,也就都跟着下拜:“我等谨遵梁公之命!”>
这样,孙策才哈哈大笑:“好!如此我勿忧矣!周泰,可敢随我出城?!”>
周泰抱拳:“公既往,末将有何惧哉!”>
“好!出城!”>
然后,孙策带着周泰和数名亲兵豪迈地离去。>
周瑜伸了伸手,想要再叮嘱两句,但终究是没有说出口。>
孙策和周泰离开后,程普问周瑜:“公瑾,会有变数吗?”>
周瑜面露忧愁地说:“伯符性轻佻,但在生死攸关面前,常能顾全大局。此去一定无忧,但在下担心将来啊!”>
程普默默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他追随孙坚、孙策父子二人多年,若孙策有闪失,他自会继续扶持孙策之子!他相信周瑜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
却说孙策和周泰出城后,只带十个勇士前往袁军大营赴鸿门宴。>
许攸亲自在营门口迎接孙策:“孙车骑骁果勇烈,竟然只带一副将和十位勇士赴宴,壮哉!”>
显然,孙策封公的事情,并没有传到河北。>
甚至可能就连河南各地,孙策封公的消息都还没流传开。>
因为封公只是孙策为了弥补因为出身而诞生的自卑,而做下的又一僭越之举,并未大张旗鼓地诏告天下。>
孙策自然不会在此时点破,他拱手道:“多谢许子远相迎,请!”>
“请!”>
营地中央,许攸早就让人腾出空地,摆设宴席。>
“请车骑入上座!”>
许攸邀孙策坐主座,但孙策却一改往日轻佻的个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