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春天。>
兖州陈留,留事荀彧为曹操带来了一位名士——荀攸!>
之前荀攸赴任蜀郡太守,却因道路不通逗留荆州,期间他本想出仕刘表,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刘表并非明主。>
尤其是在刘表被刘基袭取江夏后,荀攸断定刘表必败,也就息了这份心思。>
恰逢曹操让荀彧推荐人才,荀彧终于将这个比自己大好多的侄子推荐给了曹操。>
荀攸收到曹操的亲笔书信后,觉得曹操算是一位雄主。其虽然只掌有兖州一地,但却能在袁绍和刘繇南北两强间游刃有余,足见其英明。>
于是,荀攸来到兖州,并为曹操献上一策,作为投名状!>
见面后,荀攸问曹操:“曹公,在下听说袁公路受您庇护居于相县,此事当真?”>
曹操点头:“嗯——没错,公达何出此问?”>
荀攸笑曰:“吾有一策可助曹公迎奉天子,但此策却需借用一物!此物多半在袁公路手中。”>
曹操听到荀攸能帮他迎奉天子,顿时来了兴趣,并对荀攸索要之物有了猜测。>
现在河北的袁绍马上就要平定幽州,江淮的刘繇已经稳住徐州。>
南北二强的实力越发强大,留给曹操闪转腾挪的空间正被南北两强不断压缩,曹操很怕袁绍和刘繇哪天就合计着先把自己给灭了!>
如果有天子在手,这其中可以回转的余地就会大大增加。>
单是握有天子这一点,就可以使袁绍和刘繇不敢轻言攻打兖州。>
然而天子在陈王刘宠的保护下稳坐平舆,他想要迎奉天子几乎没有可能!>
曹操赶忙问荀攸:“不知公达所需何物?”>
荀攸看向曹操,语气郑重地说:“需借袁公路手中传国玉玺一用!”>
曹操眯起双眼,伸手就往自己怀里掏。然而他的手刚伸到一半,又不自觉地停下动作。>
荀攸饶有兴致地看着曹操,他早就猜到传国玉玺在曹操手中。现在荀攸是想要献上投名状,但这何尝不是荀攸对曹操的一次试探。>
最后,曹操在迟疑片刻后,终究是没有被一外物拘泥。>
曹操从怀中掏出一个用精致的赤色小袋包裹着的方形物件,然后将这物件从赤色小袋中取出,那物正是传国玉玺!>
曹操将玉玺小心翼翼地放在案几上,嘴里说道:>
“公达,玉玺在此!你说说你要怎么用吧?”>
荀攸心中暗自点头,在他的预想中,如果曹操不愿将玉玺给他,那他就打算南下投靠刘繇。现在曹操显然是舍得这枚玉玺,如此便省去了南下的功夫。>
“曹公,你可知王允是如何与吕布刺杀董卓的?”>
荀攸出言提醒曹操,曹操本就机敏,荀攸话没说透,他就已经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曹操莞尔道:“公达莫非要用这传国玺离间天子与刘宠?”>
荀攸捋须点头:“曹公英明,攸所言正为此!”>
荀攸解释道:“曹公,攸愿效当年王允之举,携传国玺入京。到时,攸会先拜会陈王刘宠,将传国玺赠送给他,并挑唆他让天子禅位。之后,攸再入朝觐见天子,言传国玺为陈王所夺……”>
“哈哈,哈哈哈哈!”>
荀攸话未讲完,曹操便哈哈大笑起来。>
曹操赞叹道:“大善荀公达,真不亚古之张良!”>
荀攸谦虚地说:“曹公谬赞!”>
曹操摇摇头,他拿起桌上的传国玺,起身将之放到荀攸手中:>
“公达,这传国玺吾就交予你了,还望你助吾完成大业!”>
“荀攸定不负明公所托!”>
之后,荀攸带着传国玺和曹操的奏表前往平舆。>
进入平舆后,荀攸按照之前定好的计划,先去陈王府上拜会刘宠。>
门子听说是荀攸出身颍川荀氏,当即将其请入府中。管家告诉荀攸,待刘宠下朝后,他会第一时间通知刘宠,请荀攸慢慢等待。>
午后,刘宠从皇宫回到府邸,在听闻颍川名士荀攸求见后,他立刻会见了荀攸,想要看看这位名声在外的荀公达有何指教。>
荀攸见到刘宠后,遂将传国玺赠予刘宠,然后对刘宠说道:>
“前汉吕氏乱政,扶立前后二少帝。吕氏死,群臣另选刘姓宗室中贤明之人立为皇帝,方有文景一脉传世二百年!>
“今天子年幼暗弱,诸侯并立,陈王您剿灭孙氏,解救天子,安抚黎庶,重振汉室威严。陈王就是前汉太宗文帝那样的贤明之人啊!>
“如今传国玺归于陈王,正应天命,陈王何不上表请天子禅位于您,让贤明之人主持天下,从而将大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