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辅政大臣被荣德一席话说的诚惶诚恐,但也觉得分外温暖,荣德这番话,无非拉近了他们和皇上的关系,皇上夫妇二人没有拿他们当外人。
但是他们也明白,荣德此话之后,一定还会说其他的。接下来的话才是她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几位大臣齐齐跪在皇上和荣德跟前:“老臣蒙皇上娘娘抬举,做了辅政大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皇上。”
完颜亶没有明白荣德一番话的意思。但是他知道荣德的话让几位大臣对自己更忠心了。于是亲自把各位大臣扶起来:“几位叔伯,我们都是自家人,都快起来,都快起来。”
几位大臣连忙向皇上谢了恩,纷纷起来坐回原位。
荣德微笑着看了几位大臣一遍,心想时机成熟,便把话题转到徽宗的事情上来:“我刚才看各位叔伯,言谈举止进退得当,实在比我们汉人做的还要好!礼,乃是朝廷治理国家,是领导百姓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汉人之所以称为礼仪之邦,自炎黄到现在,虽经历战乱而不倒,延续至今,就是因为有这些礼仪的约束。所以,最早发明礼仪的孔子,在汉人心中,被称之为圣人,是连皇上都要行礼祭拜的人。
而如今,汉朝礼仪在金国流行开来,使金国从偏远荒蛮成为礼仪之帮,进而巩固政权,领导百姓。不久的将来,大金统一了天下,从开疆拓土的战争时代进去稳定和平的发展时期,无论发展经济,还是巩固中央集权,抑或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更需要礼仪!
如今,赵构领导的南宋已经是苟延残喘,金国统一华夏指日可待。到那个时候,大金国治下,绝大部分百姓都将是汉人,埋在汉人心中的孔孟之道,将成为统治他们的关键所在。而这些,都需要汉文化去实现。”
完颜亶是个汉语通,听了荣德的一到论述,大抵知道她的意思了。于是顺着荣德的话继续往下说:“所以,在我国传授礼仪的人,也将成为我们的圣人。当初太宗皇帝推行汉制,最早使用徽宗作为礼仪的推行之人,才使得汉人的礼仪之道在我们国家大行其道。
从这方面来说,徽宗赵佶无疑是我们的圣人,其地位应该不亚于汉人的孔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我们国家退化不成茹毛饮血的野蛮民族,我们就不会忘记赵佶这个名字。”
“所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圣人称为昏德公,不能将他的后人称为重昏侯,不能排挤他的女儿!我们可以撤去他皇帝的头衔,也可以封他圣人的光环!”宗弼接过话头说。
“如今的赵佶,早就不在是宋朝皇帝,在我国,他的皇帝头衔已经被我们的太宗皇帝废掉。而在宋朝,赵构自立为皇,早就窃取了帝位。无论从哪方面说,赵佶都早就不再是皇帝,而是仁义礼智信的传播者。”
他们说的虽然热闹,但是荣德并没有被他们的话冲昏了头脑,她深知,徽宗赵佶在金人的心目中,哪有那么高的地位,他亡国奴昏德公的名号更加深入人心。
给赵佶那么高的封号只会给他带来损害,给还活在金国的后人带来灾难。
荣德的想法只是给父亲摘掉侮辱性封号,别的她不多想。
也不敢多想。
荣德对着大家深深一礼,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但还是断断续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父乃一个亡国之人,哪敢让大家如此称赞。再说了,树大招风,我父亲有如此高的赞誉未必是件好事。我只想父亲生前受辱,死后能当一个平凡鬼。我只想恳求各位支持皇上撤销我父的昏德公、我兄长重昏侯的封号,其他的不敢有奢望!承能如此,我父愿长埋五国城,永世不出来。我将结草衔环,报答各位恩人。”
大家见荣德说的诚恳,便不好再说什么,他们决定一定支持皇上的这次撤号之举,再说了,徽宗作为当今皇帝的岳父,赵桓作为当朝国舅,他们的耻辱性封号也会让皇上没有面子。
荣德没有想到,几位大臣对徽宗的看法如此之好,完颜宗弼也就算了,他两个本来就有几分交情。宗辅竟然比宗弼更赞赏赵佶,这对荣德简直是意外之喜。
次日早朝,完颜亶要带着荣德一同上朝,他想让荣德将赵佶在金国的贡献说给众人听。
荣德果断的拒绝了,她的说辞只会引起大家更强烈的反感,再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说,总有点“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意味儿,难以服众。
但是她也并不闲着,她要借此机会,看看朝堂上那些人谁赞成谁反对,反对的人将来可能会成为完颜亶的绊脚石,当然赞成的人也未必和完颜亶一条心。
指鹿为马的行为不是君子所为,但能一眼看出谁有异心,荣德正好借此机会分辨出完颜亶的异己。
完颜亶在前面上朝,荣德在后面听政,他们两个配合的简直天衣无缝。
荣德的目光在每一位朝臣脸上扫了一遍,几位辅政大臣自不必说,他们是站在完颜亶一边的,其他的,尤其是太宗皇帝时的旧臣,有的趾高气扬,有的低头内敛,分不出忠奸。
荣德重点留意了一下裴满宗完,裴满明珠的父亲,他在朝中有很大的势力,不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