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商王武丁能开创“武丁盛世”亦离不开爱妻妇好辅佐。作为第一位有据可查(甲骨文)的中国女性军事统帅,妇好传奇的人生经历,很是值得后世称颂与铭记!
萧太后姓萧名绰小名燕燕,这女人有妇好的英勇;武则天的才能,麾下那么多契丹人、汉人都被她征服的服服帖帖。
辽景宗耶律贤故去后,萧燕燕一皇太后的名义扶持太子耶律隆绪成长;随即和汉人韩德让结为夫妻。
韩德让是位有建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成为萧太后夫君后鼎力辅政治理国家。
尽管中原王朝的文人唾骂韩德让是叛徒,可是从小就生活在辽国境内的韩德让已经把那块土地看成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不能说是叛徒。
汉人韩德让成为萧太后的夫君,身在辽国的汉人起码再不会叛逃中原;而老老实实地成为契丹臣民。
萧太后最明智的贡献就是在契丹境内,契丹人和汉人一视同仁;这也是汉人愿意服从她的出发点。
赵元佐的父皇赵光义面对萧太后这样的对手,可谓刺猬遇上豪猪两下里全都带刺;和平相处倒也罢了,倘若用兵只能说是拿脑袋往南墙上撞。
尽管宋辽两国的形势不怎么乐观,可是从赵元佐心理上讲还是支持朝廷夺回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毕竟是横贯在中原农业区和北方牧区的天然屏障,如果被北宋朝廷收复,那么就能阻挡来自草原铁蹄的侵扰。
反之,燕云十六州如果依旧掌握在契丹人的手中,秉性难改的夷狄民族想什么时候对中原发起进攻都有他们说了算。
燕云十六州的反复争夺不仅仅是北宋朝廷,早在秦朝时大将军蒙恰就驻军此处多次对草原霸主匈奴发起进攻。
而到了汉朝的武帝时期,雄才大略的刘彻历史性地发动了征讨匈奴的伟大战争。
卫青、霍去病甥舅一双天才将领直捣龙庭,彻底消除了北方匈奴上千年来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让胡马度阴山。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
王昌龄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
王昌龄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王昌龄是唐朝人,适逢大唐盛世;但边关的形势不容乐观,匈奴的衍生民族突厥依旧虎视眈眈。
而北宋的形势和唐朝当时面临的边境形势大同小异。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充裕马匹资源;那么发动对契丹人战争就有了胜利的资本。
赵元佐心中寻死一番,向薛维汉打躬作揖道:“皇城草原要真能成为大宋朝的养马基地,那么收付燕云十六州便会成为事实!元佐这里代表父皇先谢过薛爷爷!”
薛维汉扬声大笑,道:“贤契客套了,五皇子接纳了孙女一一;老朽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再说老朽也是中原人;为朝廷做点事情那是理所应当的啊!”
赵元佐又一次感谢薛爷爷,还是代表父皇赵光义感谢;这让薛维汉十分高兴。
尽管赵元佐对皇伯不明不白地故去疑心重重,但父皇做了皇上对他还是有利的。
父皇作了皇上后立即让翠屏、应九儿协同一僧一道二位师傅率领几十个人奔波天涯海角寻找自己,目的已经十分明确——立元佐为太子。
赵元佐一旦做了太子就是日后的皇上,对他实现自己抱负大好了坚实的基础。
赵元佐似乎庆幸这次祁连山之行,不过让他悲伤的是扈于睿、周大兵、张琳、邓瑶二十个看着赵元佐长大的卫士死于非命。
赵元佐一边想着事情,已经进到薛家花园的堂厅;堂厅有四五件房屋那么大,里面雕梁画栋;摆放着十几张条桌和圆形杌子,既有中原风格又有回鹘色彩。
薛枭一是这里的主人,正在招呼着仆人丫鬟给客人沏茶倒水。
长条桌子上摆放着当地的白兰瓜、西瓜、葡萄、酥梨、蟠桃、黄杏,翠屏姑娘和应九儿这些人围着长条桌子坐着,正在赶赴充满西域风格的果品盛宴。
大家见赵元佐、薛维汉和洪七娘走进来,都是嘘寒问暖,而应九儿见洪七娘的个头比自己还要猛,便就惊诧不已地对翠屏姑娘道:“翠屏妹妹,你看五皇子后面跟的那个女子怎么那么高的个头,的是比九儿还猛?”
翠屏姑娘看看应九儿又看看洪七娘,嘿嘿一笑,道:“好像比应姐姐还高,要不你过去站她跟前等当等当?”
应九儿听翠屏如此讲,还真来了心思;起身走到洪七娘跟前静静凝视着她不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