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行几人邻桌的老先生摇头叹息道:“可惜!这样的快乐时光已不在。”
汪行抱拳问道:“你老是说昌邑城发生什么事了吗?”
老先生怅然若失地说道:“这倒没有,就是我们王爷走了之后,昌邑城里再见不到往日的欢声笑语!”
汪行疑惑地问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老人看着汪行几人,说道:“你们是外地人,体会不到昌邑城人的感觉。王爷是一城之主,王爷的快乐,就是我们百姓的快乐。”
汪行奇怪地自语道:“一个人真能影响一城人?”
老人自信说道:“王爷虽然经常打猎、斗蛐蛐、看戏,表面看有些不务正业;但他常和百姓同乐,自然形成一种亲和力。如果你是昌邑城的人,你喜欢整天绷着脸,教训人的城主;还是与民同乐的城主呢?”
汪行不得不承认老者的话。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面对一个整天绷着脸、一脸严肃的人,即使这个人给你带来很大好处,你也会远离他。
汪行:“昌邑王真的没有训示过百姓,或者做出什么伤害百姓的事?”
老先生摇头道:“没有!昌邑王是个心胸开阔的人。这样的人也许放荡不羁,但也不会与人计较。”
汪行对比刘贺与霍光,两个人完全是两个相反性格的人。
昌邑王可以说对任何人都心无芥蒂,表现得就是没心没肺的样子;反观霍光就不同,他自己就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所以对别人也会处处计较,要求也更苛刻。
汪行不禁想到,如果能像刘贺那样没心没肺地活着,也许会更快乐。可惜的是,刘贺的快乐被霍光打破,而霍光只是为自己寻找一个能维持自己权威的人。
吃完饭,汪行抱拳向老先生告别。老人似乎有些醉意,眯着眼睛问道:“天色已晚,你们到哪里去?”
汪行答道:“昌邑王府!”
老先生顿时酒醒了一半,他突然站起身问道:“王爷……,皇帝有没有想念昌邑城,念叨过我们这些同乡没有?”
汪行说道:“皇帝很想念昌邑城的父老乡亲们,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回来看你们。”
老者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他乐呵呵地说道:“我就喜欢王爷那样不拘小节,无拘无束的人。”
汪行点头答道:“我也是!”
几个人走到昌邑王府的时候,府门前的广场很冷清,再没有以前那种大市场一样的热闹和繁华。
高宇感叹道:“想不到一月时间,这里变化这么大。”
周宣:“这里从前斗蛐蛐、遛狗,说书、唱曲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四个人牵着马,来到王府门前。看门的还是从前那个老太监,他端详半天才认出高宇和周宣。
老太监:“你们是宫里的太监,不知王爷现在怎样?”
高宇:“皇帝很好,也很想念你们。”
周宣:“这里谁管事,我们是皇帝派回来的人?”.ξgyuxt.e
老太监叹着气说道:“本来由中郎将龚遂和中尉王吉打理王爷府的事,可是王爷去京城登基没有多长时间,龚遂就被朝廷调任其他地方为官,王吉仍然在,却很少来王爷府。”
汪行突然想到上世历史关于龚遂和王吉的记载,刘贺带去宫中的二百多名昌邑王府旧臣中,只有龚遂和王吉得以保全性命。
很显然龚遂和王吉是朝廷安排到王爷府监视王爷的人,而龚遂又是霍光的亲信。
汪行又想到,自己安排师傅和师兄前来昌邑王府,后来又派高宇和周宣接应,使昌邑王府的旧臣没有跟随刘贺一同进京,无形中改变了原来的历史轨迹,使龚遂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失去他原有的作用。
在龚遂失去原有作用之后,霍光立刻把龚遂调离王爷府,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王吉却没有那么幸运,他虽然是朝廷安置到王爷府的人,但他并不是霍光的亲信,这就是他没有得到霍光关注的原因。
汪行理清了上世史书中关于龚遂和王吉的记载。又联系到大汉现实中龚遂和王吉的地位。
很明显,历史关于二人高尚品德的记载,只是为霍光没有杀他们找出来的理由,最终目地还是显示霍光的英明和中正无私。
汪行作为上世历史学者,又亲历大汉现实;他深刻体会到后世研究历史,应该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探查背后的发展脉络,而不是照搬史书中关于历史人物的记载。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也会通过历史为自己歌功颂德。使历史失去了他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历史上皇位之争,都是在同氏宗亲之间进行的。所以每一位登上皇位的皇子,都会对同氏宗亲格外警惕。时刻提防着同宗皇族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昭帝皇帝有刘旦谋反的先例,更是对各地王爷放不下心,所以就把自己信得过的臣子,安插到各王爷府中,充当自己的耳目,监控王爷的一举一动。
王吉就是这样的人,他在王爷府中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