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炎黄再现 > 第一章 身份之谜初稿(4/10)

第一章 身份之谜初稿(4/10)

上一页炎黄再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類似上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這些解說)都同孔壁中出土的古字形不合,同史籀大篆的字體相違。

粗俗淺薄的人,欣賞自己習見的東酉,對於少見的事物則格格不入,(他們)沒見過宏通的學問,不知道漢字的規律、法則,把古典籍看成異端,把無稽之談當做真理,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看得神妙至極。(他們)探究聖人著述的深意,又看到《倉頡篇》中有「幼子承詔」一句,便說《倉頡篇》是黃帝時代寫的,說那句話寓有黃帝仙去,讓幼子承嗣的深意。

他們迷誤不通,能不違背事理嗎?

《尚書》記載,舜帝說;「我想看看古人繪製的圖像。」這話表明舜帝制訂制度,必按舊典行事,而不穿鑿附會。

孔子說:「我還能看到史書存疑的地方。」又說:「(這種「存疑精神」)現在的人沒有了啊!」

(「存疑」)不是作者自己不懂就不聞不間,(而是擔心)人若憑著自己的猜想去解釋古史古事,那就會弄得是非沒有定準;巧言詭辯將給世上的學習、研究者造成疑團、困擾。

字是經史百家之書的根基,是推行王道的首要條件,前人用它記述自己的經驗傳示給後人,後人依靠它認識古代的歷史。

孔子說「本立而道生」,這是因為(確立了根本)能使人懂得世上最深奧的道理,而不會再受困擾。

現在我敘列篆,參照古、籀,博採諸家之說,做到出言無論大,都確鑿有證,在考稽的基礎上撰寫出自己的說解。

我想用這部書總編萬物,剖辨謬誤,使學習的人了悟(字的本原),通達字的妙意。

我採用分立部首、以部首系聯字頭的辦法編排字,使它們不相錯雜。萬事萬物都能從本書裡見到,沒有哪一樣不涉及、不記載的。遇到讀者不易明瞭的事物,我就援用可資說明的東西比喻它。

書中提到孟喜的《易經》,孔安國的《尚書》,毛亨的《詩經》以及《周禮》《左傳》《論語》《孝經》等,都指古版本。遇到我不知道的事物,就告缺不論。……

《敘》開列了十四篇五百四十部的目錄。(本書收編漢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一千一百六十三個,解說詞總計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本書在部首排列上,把「一」部放在開頭,編排漢字按照「類」相同則相聚的原則進行,使事物按照群體分開;「同條」者牽屬一處,「同理」者貫連一起,排字有序,不相雜亂,依據字形逐個地繫聯字頭;從「一」字起頭,申引、繫聯開去,探究了上萬個漢字的造字本原;把「亥」字列在篇末,從而可知變化至於窮極而復歸於「一」。

時在漢朝,聖德熙熙,燦如日明,光武皇帝上承天命,躬行堯帝之道創建了大業,中華內外盡受漢皇之恩,這恩澤如雨如潮極大極盛。

(皇家)隆興學業,選拔人才不遺細民百姓;學士們知道治學之要,研討(字非常)精深,他們的見解可以傳示後人(所以我採編以成此書)。這時是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正月初一。

我是許氏的苗裔,祖宗應從炎帝、神農算起。遠祖縉雲氏輔佐過黃帝,遠祖共工氏的帝位被高辛氏接替,遠祖太嶽氏輔佐夏禹,太嶽氏的後人呂叔護衛周朝,被周天子分封到許,托庇祖宗護佑,許氏世代相繼。自那以後許家又從許地遷到汝南,從此我的嫡宗就住在汝水邊。

我仰慕聖人,不揣冒昧想挨近聖人之門。聖門高大得怎樣?像南山一樣崔巍。

我想中途作罷,但又不能。我已經用盡了魯鈍之才,可惜「道味」未通,聽到「疑」也只能記個「疑」。我推演聖人造字之意,編述了自己的淺薄見解。我對這門學問懂得不多,倘若有明顯錯誤,希望通家糾正它。

许慎《解字序》(简体)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

言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日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炎黄再现章节列表下一页